可以说岳飞在漠北是以短途不断迁徙的方式向西一直推进着,看似走走停停,但却一直向西前进着。
汉军突然用上了游牧民族习惯的长途迁徙的进军方式,让忽儿札胡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毕竟上一个这么干的名将,大约就要追溯到唐朝开国时期了。
对于不记史的游牧民族而言,他们根本不清楚巅峰时期的唐军是如何动不动便横行数千里,大打奔袭战的。
自岳飞领兵以来,在南方打过山地战,在北方打过骑兵突进的奔袭战,可以说除了水面作战外,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几乎全地形的作战都参与过了,这样一个几乎算得上“六边形”毫无短板的名将领兵,忽儿札胡思的好日子彻底到头。
而忽儿札胡思的另外一个对手秦国公韩世忠,领兵从淮南入江西,那可是连水战都打过,同样是个六边形的名将。
忽儿札胡思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对手,就是这个时代最卓越的两员统帅名将,他刚刚将兵力从诸部集结在一处,一场战斗都没打,而是继续向西逃走。
没办法,岳飞的神武军奔袭速度实在太快了,八日行军七百余里,甚至还顺手剿灭了一个拦在半路的克烈部小部落。
至于韩世忠那里,则来了一次十日推进六百里,从阴山西段直接穿过了四个部落的游牧地,作为前锋的三千契丹骑兵屠灭了两个小部落。
忽儿札胡思也不傻,很明显岳飞与韩世忠,一北一南,都是奔着自己来的,打不过怎么办,那就继续逃呗!
只是该逃向哪里,忽儿札胡思犯了犹豫,往西域跑吧,那边是西喀拉汗国的地盘,隶属于塞尔柱突厥帝国的诸苏丹小国又控制着西喀拉汗国以西的地区。
以克烈部的实力,还当真未必是这些国家的对手,于是忽儿札胡思力排众议,打算南下,与高昌回鹘联手,攻打西喀拉汗国,占据前唐时的北庭都护府地盘。
只是他刚刚领兵南下,距离彰八里城尚有数百里,就听闻一个更坏的消息:汉军自河西走廊敦煌出兵,杀奔伊州,打出了活捉自己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