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选址

云霁离开之后,闵悉回了他的家乡句容县。

除了回乡探亲,也想考察一下句容境内是否有石英石分布,若是有的话,他想把琉璃厂建在自己的家乡。虽说琉璃厂带动家乡人民致富的可能性不大,但至少是可以创造一些就业机会的,那些人也能学到一些技艺。

闵悉没有声张,他先是带着人在句容县境内转了一圈,寻找石英砂矿,可惜的是句容县境内没有烧玻璃的石英砂,主要是石炭系砂岩、灰岩等,所以看来把琉璃厂安置在句容境内是不现实了。

考察完地质,闵悉这才回家乡去祭祖。闵悉几年才回一次乡,这回来少不了又要引起家乡的轰动。虽然他官儿不大,但好歹也是个京官。镇上的乡亲别说京官,就连见过县官的也没几个,这京官的身份自然就无比尊贵了。

何况闵悉这次是钦差的身份出来的,身边还带着万历指派来的宫中管事冯若,将来琉璃厂的督造工作,就是这位管事负责。

闵悉感受了家乡父老的热情,但也没有多停留,只在镇上住了一宿,祭过祖,给父母上过坟之后就离开了。

当然也过问了一下学堂的情况,毕竟这是他花钱赞助的,听闻那些学子中已经有两个考中秀才了,明年还打算去参加乡试,看来文风还算不错,以后说不定还能出一两个举人进士的。

闵悉回到应天府后,就决定把琉璃厂建在南京城外,因为石英砂就在城外。

大明主要的山地都归朝廷所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山地也流转到了私人手中。不巧的是,闵悉看中的建厂的土地以及石英砂的原料产地如今都成了私产。

拥有这片山地的主人是应天府的首富,闵悉要么就从他手中买地,要么就把琉璃厂换到其他地方去。

闵悉还是打算先试一下,看能不能买过来,有石英砂的地方很多,但他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事给敲定,早点定下建厂方案,不想再浪费太多时间在选址上。

闵悉一开始就没有惊动官府,考察工作都是他们私下里进行的,找了云祥分号的邱掌柜协助。

这山地的主人也是邱掌柜打听出来的,地主叫郭朋兴,祖上也曾在朝为官,只是近几代没出读书种子,无人入仕,倒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了应天府的首富。

有钱的人就想有权,但郭家人读书不行,便另辟蹊径,男子不行,就从女子入手,专门培养家中女儿,送入宫中待选,迄今为止,也曾出过高阶妃子。

随闵悉一起来的宫人冯若听完邱掌柜的介绍,说道:“这么一说,咱家倒是想起来了,前两年陛下甄选的妃嫔中,有一位来自应天府的郭才人,想来就是这家的。”

闵悉笑道:“这么一看,原来是陛下的姻亲,看来这事应该不难办。”只是得提防郭家掺和琉璃厂的生意,毕竟郭家是生意人,琉璃厂这么赚钱的买卖,他们不想染指才怪了。

冯若问:“闵大人,是否回去请示陛下,让郭家把这地给让出来?”

闵悉摇头:“倒也不必,就以陛下的名义去跟郭家买地,谅他们也不敢漫天要价。只是这琉璃厂建在郭家的旧地上,就担心以后他们想要分一杯羹。若只是分钱倒还好,担心的就是他们要制作琉璃的技艺和秘方。”

冯若点头:“闵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那郭家为了郭才人的前途着想,肯定是很愿意把山地出让的。然等郭才人得了势,郭家想必又会想着从中分一杯羹。”

闵悉想了想:“那我们先去打听一下郭家的意思。”

郭家家主郭朋兴在得知闵悉和冯若的身份之后,十分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当听闵悉说要他们想要买下那片山地的时候,郭朋兴很意外:“钦差大人可是在山中发现了什么?”

闵悉说:“山中倒是没什么异常,只是我奉圣旨前来,为陛下寻找一处合适的窑址。我们选了一下,你家那片山地的位置最为合适,所以请郭公开个价,我们把这地买下来。”

“那片山地本也不值钱,陛下想要,我们自当送给陛下,权当是我们对陛下的一片衷心。”郭朋兴倒是个会来事的。

闵悉笑道:“算起来郭公还是陛下的丈人,我们岂能白拿郭公的山地,该付的钱还是要付的。不然说起来是陛下占了老丈人的便宜,岂不叫天下人笑话?陛下可是天下丈夫的表率!”作为皇帝还要吃软饭,那皇帝的面子怎么过得去。

“只是不知陛下想要建造什么窑?郭某还不知我们这儿还能烧什么窑。”郭朋兴不愧是个生意人,一下子抓住了重点。

“闵某暂时不方便告知郭公,此乃官家机密。若是陛下愿意告知,闵某自当和盘托出。”这种情况,用皇帝来当挡箭牌是再合适不过了。

郭朋兴果然不敢再问,闵悉也终于能够与他谈土地的价格。最后以一万两银子把那片山地以及建造琉璃厂的土地都买了下来。这价格比郭朋兴当初买地的时候高了不少,没让他吃亏。这是闵悉故意为之,以后就算郭家觊觎琉璃厂生意的红火,也不好意思跑来分羹。

云霁离开之后,闵悉回了他的家乡句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