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打耆龄的主意

王浩精心设计的士兵培养方案并非凭空而来,有很多参考了弹幕发来的南洋发展攻略,其中精妙之处只有了解那个位面大夏历史的人才懂,一群土的掉渣的兔子部队,楞是把全机械化的美式装甲师打的毫无脾气。

有了训练方法,还需要靠人来实现。

大青王朝发展到现在,军制已然十分落后,占据全国军队最大比重的绿营兵几乎没有战斗力,但朝廷却不得不咬牙维系,因为一旦发生绿营兵哗变,那是真能摧毁国本的。

所以在内忧外患之际,只有招募乡勇这一途径来组建新的官方力量去对抗太平王朝和各地的暴动起义,至于对抗洋人的正规部队,除了陈桂那有限的新安乡勇和王浩的部队外,其他基本是指望不上。

耆龄刚刚说的招募为乡勇进入团练的人,大多也是吃不上饭的农民或是城市里混不下去的街溜子。要把这些人培养起来,的确需要执行非常之法。

大青的农民参与洪军或捻军造反,就是把脑袋提到腰上,他们不得不拼死杀敌,但要是选择成为乡勇嘛,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他们中有一小撮老油子,参军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吃皇粮拿饷银。等真到了上战场,一个炮就能让他们溃散,顺带着把友军阵型也给冲乱。

这就叫兵败如山倒。

在勇军中,像这样的人数量一旦增多,整个军队的战斗力通常都会呈现出断崖式下降的趋势。但太平军声势浩大地现在,众多负责组织和管理团练事务的文职官员对于这一现象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没有意识到,要想提升部队的战斗能力,关键在于统一士兵们的思想,并通过严格而有效的训练来锤炼其钢铁般的意志力。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这些官员们一味地追求扩大军队规模、增加兵员数量,不断地进行扩编扩军的工作,仿佛只要人数足够多,就能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似的。

和太平军比人多,这种做法无疑是舍本逐末,不仅无法真正提高军队的实力,反而可能会因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缺乏凝聚力等问题,导致整体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因此现在整个大夏,能战的团练军也不过就几支湘军而已。

王浩训练这些被南洋高薪诱惑来的新军时,早就考虑过这种情况。除了每天一早再平头百姓面前拉练一圈,给他们灌输人民子弟兵的信念外,就是采用末尾淘汰制度,结合饷银奖励,防的就是那群想混日子的兵油子。

这个方法本质很简单,后世资本家都懂,某一年还为此单独发明了一个字,叫做卷。

火枪营相对来说,已经算是大夏几千年来最轻松的一个兵种,近代战争很多时候不用近身搏杀,只要枪法准,火力强,站桩输出就是王道。王浩穿越前那个位面里,鹰国和高卢联军最终和青朝僧格林沁决战时就是如此,纯火枪火炮部队VS号称地表最强的几万蒙古骑兵部队,死亡士兵仅仅个位数。

所以对于火枪兵来说,前期能听指挥会开枪,再辅以刺刀阵训练,就足够去桂省支援,将那些不爱劳动只爱杀弱者平民的家鞑子都给突突了。

耆龄不是文职官员,他打了一辈子仗,打过平定回疆的张格尔之战,参与过鹰军入侵时的反击战,之后更是和几倍人数优势的太平军在赣西战场打过防御战,自然深知兵在精不在多的道理。

南洋现在的问题是人不够,不止缺兵,还缺将,想着王浩眼珠一转,看向耆龄道:“巡抚大人,要不你多留点时间,把你的部下都拉来南洋训练后再走吧。”

王浩这点心思,叶之名一眼看穿,心里暗骂小狐狸,脑洞大到要把封疆大吏也拉来南洋当苦力。

耆龄却是哈哈一笑道:“我也正有此意,不过在你来之前,昆臣已经和我说了你打算在桂省防城港建立军校的事,正好老夫很快也要随着子重去桂省剿匪,那我就不留在你南洋碍眼,直接去桂省帮你盯着军校建设吧。”

王浩一愣,旋即欣喜,防城港有华老哥和耆龄同时坐镇,可谓是文武双全了,当可镇压那边一切牛鬼蛇神,笑道:“那再好不过,有巡抚大人在,我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在那边投资。”

梁璟瞪了王浩一眼,骂道:“怎么?只有老将军去了,你才放心,把我这个正宗桂省巡抚放在哪儿了?”

众人也是哈哈一笑,王浩连忙狗头保命,说道:“学政大人的光辉照耀着大夏的每个角落,小子自然是放心的。”

王浩精心设计的士兵培养方案并非凭空而来,有很多参考了弹幕发来的南洋发展攻略,其中精妙之处只有了解那个位面大夏历史的人才懂,一群土的掉渣的兔子部队,楞是把全机械化的美式装甲师打的毫无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