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努米比亚(2)

大汉西域王 刘龑 2999 字 1个月前

阿德拜巴尔看着自己的军队在秦军的猛攻下溃败,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他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只能颓然地扔下手中的长剑,任由士卒四散而逃。刘祎在战前得到了皇帝的明确指示:打败即可,不必追击过甚。因此,他只是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混乱场面,没有下令追杀败兵。

神策军的将士们动作缓慢,似乎连身下的战马也受到了影响,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这些战士们喘着粗气,眼神却坚定而冷漠。他们在战场上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早已习惯了血腥与杀戮,但这一次战斗实在太容易了,几乎没有任何挑战性。

他们转过头,慢慢走向主阵。尽管刚刚取得了一场胜利,但他们脸上并未流露出丝毫喜悦之情。对于神策军来说,战胜这样的对手实在太过轻而易举,毫无成就感可言。

主阵中的秦军士兵看着归来的神策军,心中有着同样的想法。他们默默走上前去,帮助疲惫不堪的神策军将士下马,递给他们水壶,让他们解渴。这些秦军士兵明白,这次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就在这时,努米比亚军队的溃败成为了一个信号。一支秦军队伍迅速行动起来,带着一群被解放的奴隶,朝阿德拜巴尔所在的方向进发。他们步伐坚定有力,身上散发着自信和威严。这支队伍代表着自由与正义,他们要去接受那位战败者的臣服。

阿德拜巴尔跟随着这支秦军队伍来到刘胥面前,他翻身下马后立刻扑倒在地,向刘胥表示完全的臣服。刘胥骑着马向前走了几步,踩在阿德拜巴尔的背上,然后跳下马来。接着,他命令奴隶将自己的话语翻译成当地语言,传达给他面前这个卑微得如同尘埃一般的败者。

“你要亲自挑选出两万兵马,跟随朕一同前往朱古达。朕给你三天的时间。”刘胥冷漠地说道。

阿德拜巴尔不敢有丝毫违抗,他恭敬地回答道:“谨遵陛下旨意!”

说完这句话,刘胥便转身离开,走向正在卸除战甲的神策军,不再理会阿德拜巴尔。

三日之后,刘胥带领着一支庞大的军队,其中包括新加入的努米比亚军队,浩浩荡荡地向努米比亚西部进发。一路上,阿德拜巴尔小心翼翼地陪伴在刘胥身旁,不断地向他讲述关于朱古达的情况。

“陛下,朱古达此人狡猾多端,善于利用地形和战术。他手下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纪律松散,战斗力并不强。只要我们能抓住他的弱点,就能轻易击败他。”阿德拜巴尔谄媚地说道。

刘胥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他心中暗自思考着如何应对朱古达这个对手。经过数日的行军,秦军终于抵达了努米比亚西部边境。这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刘胥站在高处,俯瞰着前方的地形,心中盘算着如何突破敌人的防线。这时,阿德拜巴尔指着远处的一座城池说:“陛下,那便是朱古达的据点之一。如果我们能够攻克这座城池,就能进一步威胁到朱古达的势力范围。”

据他所说,朱古达此人是一个心思深沉、手段狠辣且极度危险的人物。他不仅勇猛无畏,而且还善于耍阴谋诡计。他的行为举止犹如一条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时刻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朱古达不断地派遣刺客试图暗杀他,企图消除潜在的威胁。如果不是因为塞琉古人的突然出现以及毛里塔尼亚持续不断的攻击,他可能早已丧命于朱古达之手。

然而,对于朱古达这样的对手,刘胥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眼中,任何对手都不过是蝼蚁一般的存在,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就可以轻易地碾压他们。尤其是在见识过努米底亚人的强大战斗力之后,他对此次战事充满信心,并将全部权力交给刘祎来处理。

刘祎,作为一直在刘胥身边默默无名的禁卫军统帅,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背景。他是汉室血脉的传承者,属于楚王一系的子孙,按照族谱计算,他是刘胥的堂弟。自刘胥初次平定西域时起,刘祎就加入了大秦军队,但却一直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他一直默默地担任刘胥的保安首领,忠诚地守护着他的安全。

在此之前,所有的战事都是由刘胥亲自指挥,但这一次,刘胥希望通过这次出征,给予刘祎一个锻炼独立领军能力的机会。毕竟,他已经跟随刘胥多年,又是汉室宗室成员,刘胥期望看到他能够成长并走向封邦建国的道路。

刘祎是个习惯于听从皇帝命令的人,对于陛下的指令总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身为宗室子弟,他对军事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熟练的技能,但由于皇帝对他的信任,他一直担任着亲兵首领的职务。然而,当皇帝暗示他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时,他决定不再隐藏自己的实力。

刘祎带领着包括辅兵在内共计五万余人的庞大军队,展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就顺利抵达了努米比亚西部。朱古达早已得知阿德拜巴尔向大秦臣服的消息,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他一直在犹豫是否应该直接投降或者稍微抵抗一下。

至于坚决反抗到底?朱古达认为阿德拜巴尔虽然有些无能,但能够如此轻易地臣服于大秦,必然是因为对方的实力过于强大。他深知自己的实力有限,无法与这样的强敌抗衡。

阿德拜巴尔看着自己的军队在秦军的猛攻下溃败,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他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只能颓然地扔下手中的长剑,任由士卒四散而逃。刘祎在战前得到了皇帝的明确指示:打败即可,不必追击过甚。因此,他只是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混乱场面,没有下令追杀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