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十三年,阳光洒落在西极州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此时距离太子刘焉来到此地已过去整整五个年头。在他的精心治理与统辖之下,原本荒芜贫瘠的西极州如今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之景。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西极州不仅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且商业贸易也日益活跃起来。粮仓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稻谷、小麦等粮食作物,这些充足的粮草足以支撑起十万大军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遥想当年,初至西极州的刘焉满怀壮志豪情,立志要将这片荒凉之地改造成繁华之所。五年来,他夙兴夜寐,不辞辛劳地奔波于田间地头、市井街巷之间,深入了解百姓疾苦,积极推行各项改革措施。从开垦荒地到兴修水利,从整顿吏治到鼓励工商,每一项举措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和智慧。
除了及冠之时曾短暂返回过京城咸阳外,其余时间刘焉始终坚守在西极州这片土地上,未曾有过半分懈怠。若不是每月都能收到来自父皇那饱含关怀与期望的书信,或许他真会误以为自己早已被朝廷遗忘甚至废除了太子之位。
每个月等待书信到来的日子总是充满期待与忐忑。每当看到传信使者快马加鞭赶来时,刘焉那颗悬着的心便会稍稍安定下来。而当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仔细阅读父皇所写下的一字一句时,心中又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父皇在信中不仅分享了自己对于天下大事、治国理政的独到见解,更对刘焉所呈上的各种奏折、文章予以悉心点评和指导。这种父子间的交流让刘焉深感受益匪浅,同时也激励着他不断进取,力求做得更好。
然而,这个月的情况却有些出乎意料。当那熟悉的传信太监再次出现时,手中并没有如往常般拿着厚厚的书信,反倒是神色凝重地吩咐刘焉赶紧准备香案,迎接圣上旨意。刘焉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涌上心头。
只见那太监用略带阴柔的语调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命太子刘焉即刻统领前线大军,务必将盘踞在利比里亚半岛的残余匈奴人一举剿灭。事成之后,当于当地设立统治机构,以安民心……”
听完圣旨,刘焉长呼出一口气,看来这是父皇对他的最后考验了,他毫不犹豫地领旨谢恩,表示定不辱使命。
刘祎自从被留下来之后,便肩负起了统领此地十万大军与匈奴人作战的重任。皇帝下达的旨意很明确,就是让他借此机会锤炼士兵们的实战能力。然而,由于补给物资始终未能得到充分保障,这场战争的激烈程度也只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每年,来自各个部门的禁军和护军都会进行一轮轮换。与此不同的是,那五万仆从军却早已获得了朝廷配发的妻子。可以预见的是,他们日后必将长久地驻守在这西极州,成为戍守边疆的中坚力量。待到退役之时,他们还会在此地安家落户,落地生根。
就在某一天,太子亲自率领着一群太监来到前线传旨。当看到太子身影的那一刻,刘祎心里清楚,这将会是他在此地指挥的最后一场战斗了。待战事结束之后,他就要陪伴太子一同返回京城,去接受新的任命安排。
这些年来,刘祎与太子之间的交往愈发密切,彼此间的关系也变得十分熟络。对于此次的进攻计划,刘祎及其麾下将领早就精心制定并完善了多种方案。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太子来做出最终的抉择,确定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案来展开攻击行动了。
东宫属官们和太子六率在前来此地的途中,就如何应对当前局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们对刘祎提出的作战方案提出看法,并呈报给太子定夺。而太子在权衡利弊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丙方案——全歼匈奴人。
根据这一方案部署,此次战役将由英勇无畏的太子亲自挂帅领兵出征,刘祎则担任副将指挥全局。神策军以及护军、仆从军里的众多步卒将会组成强大的正面攻击力量,在太子的率领下对匈奴人发起猛烈的强攻;与此同时,足智多谋的鞠易将军将带领精锐的玄甲军以及其他骑兵部队,沿着雄伟险峻的比利牛斯山脉一路疾驰前行,直抵潘普纳洛地区,从而彻底封堵住匈奴人可能逃窜的路线。
一直以来都处于高度战备状态的秦军,在接到命令之后迅速响应并行动起来。刘焉和刘祎两位将领身先士卒,亲率主力大军倾巢而出,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着匈奴人的方向挺进。他们此举旨在最大限度地吸引匈奴人的注意力,为鞠易所率领的部队争取到足够充裕的行军时间,以便能够顺利抵达预定地点完成战略包围。
那些残留在当地的匈奴虚闾权渠单于部落,近些年来与秦军之间频繁爆发大大小小的战争冲突。长期的战火纷飞使得匈奴的国力遭到了极大程度的消耗与削弱,民众们正常的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干扰,生活陷入极度困顿之中。
其实,如果不是大秦皇帝出于长远考虑,有意保留这支匈奴势力作为磨砺秦军战斗力的一块“磨刀石”,恐怕虚闾权渠单于所在的本部早已被秦军消灭得荡然无存了。深知自身处境艰难的虚闾权渠单于本人,内心深处早已经充满了绝望与无奈。如今的他已然心灰意冷,索性将全部军事权力交予左大都尉掌管,自己则整日沉迷于美酒女色之中,对于军国大政一概不闻不问。
开皇十三年,阳光洒落在西极州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此时距离太子刘焉来到此地已过去整整五个年头。在他的精心治理与统辖之下,原本荒芜贫瘠的西极州如今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