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结果是领导把这个事情听进去了,在未来几年国内出现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思潮的时候,领导从上而下的对这个思潮拨乱反正。
那么他也不需要花费精力去把那些被国家毙掉的项目接收过来,再去研究再去投资。
一切都由国家资本进行运作去与国外的那些公司那些国际势力进行对抗。
最次的结果就是就算他把这个事情提前说出来了,但是因为大势不可改,所以就算领导听了,也不会放在心上,就算他未来想尽一切办法,也不能够把这个产业买下来,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一切都依然像前世一样,在未来几年很多高精尖的项目都面临着被毙掉的风险。
他不希望会是这样的结果,他希望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希望可以在一定基础上能够使国家在某一些方面少走一些弯路,不至于耗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出来的东西被扔掉,然后被别人在蔚未来用这样的技术卡脖子,然后自己再重新花巨量的资源去研究投入去追赶。
甚至他希望未来能够使自己国家在很多技术方面占据最顶尖的位置,可以通过技术来让别的国家不得不妥协一些事情。
“这个事情也只能像你说的,尽人事听天命,我们该做的已经这么多了,不过如果你觉得不放心,可以在后续一段时间内再找人到领导面前说说,既然你能够联系到领导,那么找人再去找领导谈这个事情,应该并不难。
只要能够分清利弊,把这个事情的最大的坏处和最好结果都让领导意识到,那么领导一定会做出正确决定的。”
玉刚也认同李弘文的说法,不过他觉得既然李弘文有这个心,那么就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应该只是通知一次就认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应该锲而不舍的去多次寻找机会。
“我会的!”
李弘文并没有跟玉刚说,自己准备快餐连锁店其实就是为了这个事情再做第二手准备。
在商言商如果说一个事情从刚开始目的就不那么单纯,那么结果肯定也不是太好,所以李弘文并不希望这个事情在出发的时候就让所有人明白,这是一个为了未来要付出的项目。
“我明天会跟领导去南方看造船厂,看看造船厂的吨位,然后签订相应的协议,我就会回港岛,所以在离开之前,我就不单独找文先生告别了。”
大的造船厂都离京城有一些距离,所以玉刚离开京城,大概率就会直接从造船厂附近就近的机场离开。
“没有问题,过段时间我可能会再去一次,到时候玉先生有任何关于连锁店的想法都可以到时候谈,当然如果说玉先生着急,你也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
“没问题,有任何事情我会跟文先生及时沟通的。”
俩人聊的时间有点久,所以在聊完之后玉刚就离开了,他还需要去准备明天跟着领导一起去造船厂的事宜,今天专门抽出时间来拜访李弘文,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在玉刚离开之后,李弘文骑着车回了学校,虽然说连锁店的事情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来说,他可能还不用去港岛那边去处理。
而且他也有意的去培养王招娣培养三儿他们做事,他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有任何事情直接吩咐相应的人去做就好,他只看结果,不用看做事的过程。
玉刚在国内逗留了大概十天左右才回的港岛,因为跟着他领导也因为他是第一波回来的爱国商人,所以在电视台在广播电台还是能够随时听到他的行踪。
离开之前,他与国内的造船厂签订了造船协议,这个事情是上了新闻的,所以李弘文知道他什么时候离开的。
“王昌招娣做的连锁店的方案我看了很言之有物,而且对于营销对于店面的标准,制作的标准以及产品的标准都做得非常不错,甚至说在广告这一块也有了一些想法,虽然并没有达到你所说的那种程度,但已经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回到港岛的第三天,玉刚就把电话给李弘文打了过来。
他没想到王昭娣居然在这一块真的有那么高的天赋,做的东西,让他这个商业大佬也是非常赞叹的。
当然从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方案有些稚嫩,里面一些东西有些单薄,但是大的框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努力的方向也是对的。
“玉先生
最好的结果是领导把这个事情听进去了,在未来几年国内出现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思潮的时候,领导从上而下的对这个思潮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