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桓温终英雄谢幕;功过随后人评说

晋末风云录 番番外闻 1240 字 1个月前

那他怎么整的这么眼花缭乱呢?

我觉得这就是他的恶趣味,就是要搞出一些事情来,震慑那个他看不上的,烂透了的东晋朝廷罢了。

皇帝他都敢废立,可见他的胆子有多大。同时告诉天下人,我不取是我仁义忠诚,我想取谁奈我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桓温后事也是纷乱如麻,诸子才能平庸,品行低劣,考虑到世子桓熙实在不行,桓温把统领兵众的权利交给了弟弟桓冲。

这就惹恼了他的两个嫡子,桓熙和桓济。这两个逆子,联合那个被贬的叔叔桓秘,暗中谋划,要一起去做掉桓冲。

桓冲颇有兄长风范,文韬武略是一等一的,早有所防备,他知道有埋伏,并没有着急入府吊唁,而是派身强力壮的士兵先拘捕了桓熙、桓济,然后才前去吊丧,最后桓秘被废黜,桓熙、桓济也被迁徙到长沙的荒远之地。

可能这也是桓温事先预料到的,他的遗嘱里跟本没提那两个儿子,而是立小儿子桓玄为继承人,当时桓玄才五岁,继承了南郡公爵。

孝武帝司马昌明下诏,依据汉代霍光及安平献王司马孚的旧例安葬桓温。

桓冲既代桓温,极其尽忠王室;有人劝他进一步,专执时权;

桓冲严词拒绝了。

原来桓温在时,死罪皆专决不请,说杀就杀。桓冲认为生杀大权太过重大,把审批权利还给了朝廷。

可以这么说,桓温比祖逖强,他有个好弟弟,最终明白了哥哥的苦心。

这也是北方如火如荼,十六国大多胡族的主要原因,汉族有个最大的问题,起兵之时要不要自立为帝?立了就是反晋,不忠不义,难得人心,不立左右擎肘,啥也干不成!胡族没有这个顾虑,于是跃马中原,开创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