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千里归京

「奔丧」

尽管严令民间议论朝政,“京中混入敌国奸细”的传言还是很快在虞都城传得沸沸扬扬。

侍卫马兵司何大将军抗敌牺牲,被追封为节度使、忠勇伯,帝王亲自出宫吊唁,葬礼办了几日,极为隆重。

西北边境关系本就紧张动荡,一时间全国上下举战情绪沸腾。

凤翔客栈里,众人围着小厮半斤听书,提起那日何虞候以一敌十血战奸细场景,半斤说得一板一眼,好像自己就在现场,讲到最后也是热泪盈眶。

“都叫人骑到头上来了,我大祁男儿明明都是有血性的,五年前没办完的事不得赶紧办了,打它个四分五裂、国不成国!叫那些野胡子回到草原啃狼奶子去!”

“说得好!”喝茶的男人们纷纷磕碎茶碗,将拳头砸到碎瓷片上吆喝,“咱们这就去报名从军!”

皮影戏馆中,一身青衣的段书卿正细心描摹着刚拼合成的戎装铠甲骑大马将军皮影,一缕日光透过窗棂斜洒进来,小尘埃在他执笔的细长手指上蹦跳。

班主从前台掀帘进来,边拿布巾拭手边道:“男欢女爱近来又不时兴了,是得多排排打戏。”

段书卿笑了笑,将一把皮影小刀送进将军手中,举起来动了动,做了个帅气武打动作。

透过流光溢彩皮影,朦朦胧胧似看到遥远西北的狼烟烽火,那里还有他牵挂的人。

可已是往事前尘。

何擎去世后没过两日,涂县县令林微之升任京南路转运使调令和召吴王回京旨意一同传出。

名义上是吴王完成治疫任务归来,叫林转运使继续接力治理,朝堂百官皆洞幽烛远地品出了些什么意味,却也只能暗自揣测。

在庙堂和民间纷纷将注意力转向前朝国事时,一行仪仗悄无声息出了宫门,是皇后突发头疾被送到外省陪都行宫散心。

晏渚私下求见昭安帝遭拒绝,再去东宫求见太子,东宫却已有重兵看守,只说太子专心陪太子妃安胎待产,非诏不得入内。

——

从宫城回来的路上,晏渚走得缓慢疲倦,头顶布满铅灰色云层,他终于意识到快变天了。

那日王成引他入宫,皇后最后见他时,别的话没多说,只求他看皇孙的面子保下太子,给孩子一个爹。

而他见她脖子缠着纱布,脸上失了红润血色,眸中盛气凌人荡然无存,即使不知晓内幕,多少也猜到几分。

俨然太子又背着他犯下大错失了宠,而一个没脑子的骆坤已叫他辗转筹谋多日,京南路又派过去个会搞事的,搅的北边早脱了他的掌控,南边看来也要不保……

本就引了帝王猜忌,此时再强出头,定会引火烧身。

晏渚观照自身,竟除了未出世的皇孙,没了更有力的牌九。

恹恹回到府中,亲卫却呈来一封密信,拆了打眼一瞧——京南路——他像接到了什么烫手饼子,想立刻点火烧掉,手上顿了顿,还是将内附的一张纸抖开,倏的眼前一亮, 忙将纸笺认真叠好,寻了个稳妥处藏起。

出了书房门,晏渚见到小女儿晏思兰还在一脸灿烂地站花架上荡秋千,高高低低来来回回,一身杏红衣衫迎风飞舞,快乐的像只百灵鸟。

晏思兰再次落下时就觉出后头推秋千的人手上力气加了重,叫她几乎腾飞起来,目光越过宰相府高高院墙,见着院外繁忙热闹的玄武大街和不远处高峨威严宫城。

她欢快地“哇”了一声,落下后被人稳稳接住,转头才惊呼:“爹爹,怎么是您?”

原本推秋千的小厮早退了远,晏渚此刻又推她一把,叫她荡得慢些:“怎么爹不配给兰儿推秋千?”

“哪有?爹爹这么忙还来疼我,求都求不来的!”晏思兰嘴甜地反驳,心里也幸福如饮蜜。

于是爹推着女儿,又荡了几个来回。

然后晏渚似不经意发问:“兰儿快十八了吧?是个大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