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的人都出来弹劾了,魏相虽然一言不发,史官却是怒了。
小圆子坐在那高高的皇位之上,看着底下满朝文武对他的指责,这一次便是一向拥护他的寒门都不作声了。
待这些人抨击了好半晌,小圆子皆是一声未出,直到这些人都停了下来,朝堂上也都安静下来,小圆子苦笑出声。
底下的大臣不明所以。
小圆子却是起了身,他一步步走下台阶,眼神环视一圈后落在众寒门身上,问道:“你们也是这么想的么?”
这些寒门出身入士的大臣一个个的低下头去,其中有位刚正不阿的大臣挺身而出,他面色冷凝地看向周围众人,问道:“诸位言词犀利,说的都是满堂的利益,可曾有人惦记昨日街头大案?”
“护国战神贤王、护国夫人贤王妃,二位深得民心,又一心为国,七年前与寮国大宗师一战,九死一生归来,结果没两日,却被人炸死街头。”
“诸位今日可曾有人提及此事?可曾有人为此伤心落泪,满堂华衣,不及素衣孩童,可笑可笑。”
这位大臣说完这番话,当即取下头顶乌纱帽,“今日我便是辞了这官,也要说一说理。”
“华衣贵族不明事理,你们寒门又有何颜面沉默不语,若是连护国战将都死得不明不白,这天下可还有青天白日?”
这位唯一站出来的寒门清流,正是满朝文武都知晓的工部侍郎韦方,此人入士,皆因他算术了得,当年工部正缺人手修建庾岭商道,此人科举入士没得名次,便自请去往岭南,从小小的工匠领头开始干起,直至今日成为工部侍郎。
此人没有背景,更无靠山,凭着人便是他那精通的技艺,放眼整个工部,别人干不了活,他能干,他甚至从岭南归来时,还不是侍郎之职。
是两年前,京都地下水患,韦方带队查看地下水渠,在无人能解决的时,他提出了建议,且将水患引出护出城,从而使得这两年,每逢春季京都街道必会水淹的现象再也不曾出现,方被提拔成工部侍郎。
可即使是这样的人才,他的顶头上司工部尚书之职,却仍旧是世族权贵做主,而且快要四十的他,官职估计也做到头了。
这么一位刚正不阿的人才,今日为了不曾见面的贤王和贤王妃,可以取下头顶乌纱帽,罢了这官,也要替他们说上一句公道话,此情此景,曾经受皇上庇护的寒门子弟还有何颜面。
果然,从寒门士子纷纷出列,取下了头顶的乌纱帽。
而这些寒门,皆是官职不高,却在六部当值,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真要是全部罢官,六部当中必会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