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太子杀手

李纲依然领太子少保这个职位,自然负责教导和辅佐太子。这位太子的下场也是众所周知了。

玄武门竞争上岗失败,卒。

要说二凤也是心大,他登基称帝后,又双叒叕拜李纲为太子少师,于是李纲成了第三任太子李承乾名义上的老师。

李承乾的下场嘛,造反失败,然后太子之位被废,人被流放黔州,嘶,好家伙,不知道是重庆江陵还是我老家。

不过不重要,反正李承乾最终嘎在了黔州。

总的来说,李纲教导了三任太子,但每一任都没什么好结局,所以,李纲被戏称‘太子杀手’。”

听完全程的二凤沉默了,好像这么一说,这李纲确实是多少有点晦气在身上的,要不给他换个岗位得了。

嗯,对外就不要说是太子老师了吧,虽然二凤觉得他挺冤的,但是为了好大儿,还是让他委屈一下好了。

大不了多给他点别的补偿。

李纲本人也沉默了,不是他八字真这么硬吗,一连克了三个老板啊?

那要不这回他真告老吧,总觉得这活再干下去脖子有点痒痒的,万一以后这对天家父子拿他撒气咋整。

溜了溜了。

本来一脸认真准备跟李世民取取经学学如何教育继承人的始皇陛下,同样觉得他的沉默震耳欲聋。

啥啊这都是,要不是李世民是真的爱这个儿子,他都要觉得李世民是故意的了。

虽然说大家都知道封建迷信害死人,但讨个好兆头不也是华夏人刻在dna里的习惯吗。

再不拘小节遇到这种事多少也得在意一下吧。

算了算了,育儿经哪里不能学,他还是别拿扶苏和大秦的前程来赌了,始皇大大决定再观望一下。

李白挠头:“啊,这...”他的愿望之一就是要做帝师来着,那现在还做不做啊,太子老师风险都这么大,何况帝师。

要不他也溜了吧,老老实实的打打普通的工得了,有些荣耀他觉得要不不是自己的就别硬想了。

李世民一拍大腿,差点忘了,他还把李纲指给了另一个世界的李亨做老师,不行不行,先停了再说。

毕竟那个世界可是差点发生安史之乱的,可经不起一点折腾。

后人一个玩笑让大唐很是手忙脚乱了一会儿,等二凤安排妥当重新坐下听天幕,已经是一刻钟以后的事了。

俞悦:“反正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咱们就是说有些迷信还是得信一下的,可能李纲天生就跟太子俩字八字犯冲吧。

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一些父慈子孝了,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父慈子孝啊,李二对他确实没的说。

公元630年,也就是贞观四年五月,唐太宗下诏令承乾‘宜令听讼’,也就是说李承乾这会儿已经可以聆听政事了。

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交给他了。

虽然只是‘听讼’,不过可见二凤已经在有意识地锻炼承乾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了,而这时候的李承乾不过12岁。

同年,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令承乾亲自前去慰问。

这里意思也已经很明显了,杜如晦在贞观朝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二凤让李承乾去探望他,可见宠爱之意。

毕竟按例一般这种事都是皇帝亲自去的,他让李承乾去,也就等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太子已经长大了。

老父亲为了他以后能够顺利登基真是操碎了心。”

嬴政皱眉,按理说事情到这里李承乾这太子之位是绝对稳固的,毕竟阻力最大的他父亲都是全力支持的。

那李二对那个李泰到底宠到什么地步才能让李承乾都觉得有危机感啊,始皇陛下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同样倒吸一口凉皮的还有扶苏,这个配置要是放在他身上该有多好啊,那他还担心什么父亲不喜欢他啊。

果然人和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都大,还好他和父皇已经把心结解开了,虽然是他单方面的解开。

起码是跟自己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