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双鞭将阵前斗拳,双枪将军中显威

水浒之狄家将 太玄岳 2166 字 3个月前

在原着之中,吴用也是在梁山训练有战车的,但是出现的场次较少,最有用的一次就是在面对纪山铁骑时权限溃败之时,梁山军用战车挡住了铁骑,才得以撤退。

在理论上,车战与骑战有其相克的地方。虽则骑兵的机动性远胜于战车,但无论是战车还是骑兵,其优选战场都是广袤的平原地带。而一旦在这样的环境下战车与骑兵遭遇,战车往往能够达到缓滞与抵御骑兵推进步伐的目的。战车自没落以后,尽管更多地用于搬载糗粮器械等后方供应,但它同样可以在前线实现障碍物的作用,有效地防御骑兵的奔突。

现在,吴用也是准备用战车营对付梁山军,毕竟梁山军队火器和骑兵的战斗力都颇为不俗,吴用在多次战斗之中已经总结了经验,野战毫无依托的近战,是打不过梁山军队。

唯有这样以战车营为阵地和依托,再和梁山军作战,才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面对着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优势,宋朝使用战车其实本来就不少,这并不是吴用的首创。

早在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廷臣吴淑便建议仿古车战之法,制造一种战车,车上置枪,枪锋向外,卒列于车外,行则为营,止则为阵,敌骑冲突而来时,便以车拒击,敌骑溃退时,便以车追击,北方骑兵驰突之长便可因此而被击破了。

北宋景德初年(1004年)辽军数万骑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将李德隆命士兵挖壕椠,以大车数十辆环列为阵,步骑兵居中抵御,辽不能破,被迫撤退。此举奏效后,促进了战车的发展,大中小型战车层出不穷。

吴用这边制造的战车分大、中、小三种,功能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

其中小型的是一种叫“虎车”的战车,虎车是平板车,两侧各有一根大方木,方木上各绑附一束长枪,枪锋伸出车头外,平板上安有一个虎形车厢,虎口昂张。有五支长枪锋从中伸出,全车共有七支前伸的枪锋,由一名士兵推进,还有一种更小型号的虎车是巷战车,这种就是独轮车了,车身头部和两侧各有一块挡板。头部挡板比两侧挡板高一倍,上部有十二个圆孔,下部沿车底板安置五支长枪,枪锋前出挡板外,由一名土兵推车冲进。

这两种战车便于机动,可以在狭窄的田埂、道路、街巷中推车冲进,同前来劫粮和进攻的敌军搏战。也可在旷野中排成车阵,由众多士兵拥推成百上千辆战车蜂拥而前,冲击敌军的前锋,配合步骑兵进攻。

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汾州团练使郭固创制了一种前锐后方的战车,上置七支枪,为前后二拒,可在平川之地,“临阵以折奔冲,下营以为赛脚”,进呈试验,郭固因此而升为卫尉寺丞,而吴用则把这种战车改变了一下,前方改成了冲车撞锤,做到了进可攻退可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战车就是完全是结成车阵,阻拦敌军,配合步兵的,而后面的中型战车,就是比较像是后世

《武经总要?器图》刊载的中型战车,有一种象车和两种枪车,车身较宽,安有四轮和六轮。

吴用改进的象车的车板上安有象形车厢,象口昂张,从中伸出十一支枪锋,车底板上平行安置七支枪锋,共有十八支枪。

而两侧则是带有矛头车軎,车軎,即固定战车车轴的轴头,能起到加固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装饰效果,算是一种很普通的配件,将矛头固定在车軎上,其实就成了一件兵器,使战车在行驶的过程也能杀伤敌军。

两种枪车的前面都有较高的挡板,两侧都有厢板,其中一种枪车有五支枪怿前伸,两侧分别有三支和四支枪锋伸出。另一种枪车有五支枪锋前伸。这三种战车主要是在野战中排成车阵,冲击敌军的前阵,配合步骑兵进攻,而且本身那些前伸出去的枪矛还可以换成其他武器,可以设计箭矢,还能换成其他兵刃,而且结实程度也要比之前的小车厉害数倍,基本上不是重骑兵冲击,都能扛得住。

还有一种虎车,属于远程攻击武器,独轮,车架为平板,木制,把手以弓形横梁相连。平板车上卧一虎形,以三道绳索固定车上,虎形以皮革制成,外粘绒毛,形象逼真。

其虎腹中空,内置强弩,五支强弩箭自虎口伸出,虎尾为发射机关,拽动虎尾,五支弩箭一齐发射。虎腹藏弩箭三十支,可连续发射六次。车前两端各置一枪头,极为锋利。此车为冲锋车,列于阵前,每个士兵推一辆,数十百辆一字并行,如猛虎下山冲撞敌阵,千弩齐发,威力无比。

而宋军创制的大型战车较多,原历史上南宋建炎元年,枢密院将官刘浩在河北创制了一种战车,车前有左右冲角,车后有拒器,全车共编100名士兵。同年,宗泽创制了一种战车,而吴用创造的这种大型战车与其有相似之处,一辆车编有十一名车夫,四十四名战兵,车前竖立两杆,上挂皮帘,以御矢石,下安铁裙,以卫人足,两旁有铁索,便于多车并联为营,作战时,4人推车而行,1人登车发矢,20人执兵器作战,还有九个人在车上操作各种远程武器,共编有四十四名战士,最重要的是这种车全部是由铁板打造,只留下出入口,外部还钉有铁钉,重达近千斤,哪怕是重骑兵只怕也是撞不动这种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