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董承的蜕变

就连董承自己也不明白,最终自己为什么会去“匡扶汉室”,明明他有着大好的前途。

他是秦王董仲颖的远亲,尽管董承这一支和董仲颖的关系已经远到了哈士奇和狼的区别,但是不管是秦王还是董承,他们都承认,他们是亲戚。

董承又是永乐太后的侄子,尽管这时候永乐太后已经死了,但是她在朝廷中的关系还在。

在大汉忠臣的眼中,董承是自己人,在秦王的眼中,他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董家人,本来他可以凭借着这两个关系,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跃居高位。

他可以是大汉忠臣中董家的代表,也可以是秦王府中的大汉忠臣,是双方的纽带,也是双方的招牌。

这也是他可以做到安东将军,管着洛阳军队的原因。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董承变了。

刚开始的时候,别人只是借着已故的永乐太后的名义请他为大汉的朝廷做一点点小的事情,这些事情并不大,也和秦王的利益没有什么冲突。

对于这样的帮助董承做了也就做了,做了之后的回报并不大,只是有很多人吹嘘董承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有人请董承帮一些稍微大那么一点点的忙了。

朝廷中的有些忠臣和秦王的属下产生了一点点小的“冲突”,吃了一些亏,在这个时候就要请人说和。

比如大汉的忠臣中和董仲颖有着亲戚关系的某个人,借着这个亲戚的名号,他还真的调停了不少事情,也给他带来了足够的好处。

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蹭蹭总是要蹭出事情来的,在“调停”的过程中,总有心思叵测的人没有对董承说“实话”,这让董承很是困扰,因为在不知不觉之中他为了自己调停的顺利而出卖了秦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