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祁同伟知道,放弃就意味着永远被贫困扼住咽喉,他红着眼眶,哑着嗓子给大家打气:“咱不能被这一场雨打趴下,冲走了种子,咱们重新种,只要人还在,希望就在!”
在那些艰难日子里,资金短缺成了最大的“拦路虎”。引进先进种植技术、购买优质农资都需要钱,村里能凑的都凑了,还是差一大截。祁同伟四处奔走,跑银行、找政府扶持,鞋底磨破了,嘴皮子也快磨破了。有一回,在去县城争取贷款的路上,摩托车突然爆胎,他连人带车摔倒在路边沟里,手臂擦破好大一块皮,鲜血渗出来染红了衣衫。他咬着牙爬起来,推着车继续赶路,硬是没耽误事。
好不容易解决了资金问题,技术难题又接踵而至。村里请来农科院专家指导小麦种植,可传统种植习惯根深蒂固,一些老人不愿接受新方法,偷偷按照老一套侍弄庄稼。结果,同一批小麦,有的长得茁壮喜人,有的却病恹恹的。祁同伟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带着大家到对比田参观,苦口婆心解释新技术能带来的好处。一次又一次的耐心讲解,总算让老人们放下了成见。
小麦成熟时,为了打响品牌,祁同伟带着村民精心设计包装。从挑选古朴又能体现生态特色的图案,到斟酌每一句宣传语,大家绞尽脑汁。可第一批包装成品出来后,市场反馈却不佳,顾客觉得华而不实,价格还偏高。祁同伟组织村民开会讨论,决定推倒重来,简化设计,突出“天然、绿色、营养”的卖点,同时优化成本控制。经过反复调整,新包装上市后大受欢迎。
如今,村子旧貌换新颜,可祁同伟深知不能固步自封。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周边不少村子也开始效仿他们发展生态农业。为了保持优势,祁同伟决定带领村民深度挖掘小麦附加值。他们引进小型面粉加工厂,将自家优质小麦磨成面粉,推出全麦粉、精面粉等多个品种,还利用传统石磨工艺,打造出具有独特口感的“古法面粉”,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
村里还利用农闲时节,举办“小麦文化节”。游客们可以参观古老的小麦种植农具,亲手体验磨面过程,品尝各种用小麦制作的美食,如麦香四溢的煎饼、松软可口的馒头、劲道十足的面条等。节日期间,村子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村子知名度,还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然而,发展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加工厂运营初期,由于缺乏经验,面粉质量不太稳定,有几批货出现了色泽暗沉、口感变差的问题,遭到一些老客户投诉。祁同伟心急如焚,立即关停生产线,和技术人员一起排查故障。原来是加工过程中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导致的。他们迅速调整参数,加强质量监控,还邀请专家来厂培训员工,提升操作技能。经过整顿,面粉质量重回正轨。
在应对这些波折的过程中,祁同伟越发深刻地意识到,村子的发展就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需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调整航向。村民们也在一次次挑战中成长,大家更加明白,只有团结一心、勇于创新、严把质量关,才能让村子在时代浪潮中稳稳前行。
望着远方连绵的麦田,祁同伟心中满是憧憬。
随着声名远扬,周边一些村子的农产品也纷纷打着“生态”旗号涌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祁同伟深知,唯有不断创新、深挖特色,才能让村子持续领航。一日,他在田间踱步,望着即将成熟的小麦,灵机一动,这些小麦不仅能作为粮食售卖,若开发出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必将大大提升。
说干就干,祁同伟召集村里的几个能人,还有一些返乡大学生,共同商讨小麦深加工事宜。会上,大家七嘴八舌,有人提议做小麦胚芽油,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有人说做全麦面粉,契合当下健康养生潮流;还有人建议制作特色小麦糕点,吸引游客现场品尝购买。最终,经过多番论证,他们决定先从全麦面粉和小麦糕点入手,逐步拓展产品线。
筹备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短缺成了首当其冲的难题,购买专业加工设备、聘请技术人员都需要大笔资金。祁同伟带头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又一家家跑银行,争取贷款。村民们见状,也纷纷解囊,你三千我五千,拼凑出了启动资金。设备到位后,技术问题又横亘在前。请来的师傅虽然经验丰富,但对本地小麦特性了解不足,做出的糕点口感总是差强人意。
祁同伟心急如焚,四处打听,得知邻县有位老专家对小麦加工造诣颇深,他二话不说,带上村里最机灵的小伙,拎着土特产就上门请教。老专家被他们的诚意打动,答应前来指导。在老专家的悉心调教下,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全麦面粉细腻劲道,小麦糕点香气四溢,一经推出,便在市场上引起轰动。
游客们来到村里,品尝着新鲜出炉的糕点,赞不绝口,临走时还大包小包地购买全麦面粉等产品。线上订单也如雪片般飞来,村子的名气进一步打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村子。这场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即将收割的小麦大片倒伏,仓库积水严重,部分加工好的产品也被浸湿损坏。
望着被雨水浸泡的麦田,村民们欲哭无泪,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瘫坐在地,喃喃自语:“这可咋整啊,一年的收成没了,还指望着靠这些发家致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