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头来再想想我们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留下了多少憾,请问:我们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条没有被“开膛破肚”过?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者有谁想到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现在好像仍然没有吧)?我们城市中的立交桥有多少刚刚“胜利完工”就成为新的拥堵点,从而不得不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改造?我们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真正有创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楼、四方塔楼,一片片地被克隆着……
4/5/6/7四天,我都待在了经伟厂,当然,咱还拿着人家英特利给的薪水呢,无论是从职业道德来说,还是从良心上来说,我不会也不能耽误人家英特利的事。反正我有车在手,去哪里都很方便,而我这几天要处理的单子基本上也就在顺德,南海,佛山和花都这一带,彼此之间离得并不远,只是辛苦一点而已。不过,这点辛苦对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啊,我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应付得了。
我之所以这次在经伟待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ID-P的验货员过来了,我必须得作陪啊。他叫Roger陈,是台湾人,以前在德国汉堡留过学,他可不是委托的第三方验货的,而是ID-P直接雇佣的一名员工,年龄大概在三十五六岁的样子,身高1米75左右,戴着一副咖啡色的圆框眼镜,身材微胖,喜欢带着一顶绣有“NY”标志的棒球帽。一开始我以为他秃头或者败顶呢,后来有机会看到他摘下了帽子,我发现他头发很茂盛啊,又后来,去了国外多趟,终于明白了这些鬼佬为什么那么喜欢戴帽子了。
其实这个主要还是文化使然,在西方,帽子最初是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在古罗马时期,帽子所代表的等级非常明确,当时的国王戴金制皇冠,囚犯戴纸帽子,黄色帽子代表破产的人,公民戴暗色帽子等等。男人公共场合没帽子,会显得的无比落魄;而女士上街直接裸露头发,没戴帽子的话,往往会被人怀疑不是良家妇女。
当然,帽子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着许多象征意义,在欧洲的很多国家中,抬手抚摸帽子也是值得鼓励的做法,因为那样做会给自己带来幸福。但是,如果不小心把帽子翻了个底儿朝天,那就不妙了,因为那预兆着在一天中会遇到很多倒霉事......
和Roger短暂的接触了两天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人家ID-P之前早就已经在中国大陆下了很多订单了,Roger就经常往返穿梭于珠三角,福建和浙江的各个供应商之间,他的工作内容就是看样品,验货,监督大货生产等等。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Roger颇有些不以为然,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这验货员和跟单员都不是特别重要,素质也不是要求特别高的人,那为什么ID-P还要花那么高的工资请一个曾经留学过德国的台湾人来做这份工作呢?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啊?直到深入的合作了之后,我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这可是咱和ID-P的第一次合作啊,为了表示出对客人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另外,我也想借此机会近距离的深入的了解一下ID-P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模式,所以,我决定,全程陪同。
于是,我一听他还没有定去哪家酒店呢,便把他直接载到了我住的那家酒店,主动为他办好了住宿,然后每天早上约他一起吃早餐,载他一起过去工厂,中午在工厂用午饭,晚上再捎他一起回去酒店吃晚饭,在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再去附近的酒吧或者夜总会稍微的嗨皮那么一下,满足之后在回去酒店的途中再吃个夜宵。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几天里,我和Roger除了睡觉时间之外,几乎是寸步不离,绝对算是伺候的很周到了。我之所以这么下血本,除了想从他身上学点东西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防止他和工厂接触太多。
你想过没有,所有的工厂可都是见缝就钻,见利就上的主,他们现在有机会见到了终端的客人,虽然Roger只是个验货员,可那也不失为一条能直通德国客户的捷径啊。还有,你又怎么能肯定这Roger就不想着立功发财呢,是个人都知道这工厂的报价一定会低于贸易商的啊,那到时候他和德国那边一嘀咕,说他和工厂搞的很熟了,既然如此,那又何必把订单下给贸易商,白白的让我们赚这个钱呢,干脆直接给下给工厂不就得了吗?
小主,
在见到Roger之前,我认为防住工厂问题不大,可是见到Roger之后,了解到了ID-P的雄厚实力之后,说实话,我是真的很担心,也很忧心啊。
首先,这个客户的确很大,我这次算是捡到宝了。Roger告诉我说他们公司虽然从2000年才开始从中国大陆采购商品的,可是去年就下了将近1000万美金的订单,而今年则更上一层楼了,据他从公司这里得来的信息也看,他们今年的目标是至少要达到1500-1800万美金。这个数字要是从别的客户嘴里说出来,我可能不信,毕竟这不是个小金额啊,可是ID-P,我是深信不疑的,很简单啊,光是从我接到的这张订单来看,这1500万美金也不过一年二三十张订单就能达到了啊。
我听了之后,自然是心花怒放,自然是跃跃欲试了啊,试想,如果我能把这个客户给维护住,那一年下来接几张这样的订单也并非不可能啊,那可就有几百万美金了啊,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开始的小本生意来说,简直就是求之不得啊。
其次,就是这经伟厂啊,它不同于其他的一般小厂,它扎扎实实的具备自主并直接接客户订单的能力啊,这平时和我接触的自然就是他们的国际业务部了,平时沟通的也多,这次还去那里串了几次门,我可以不谦虚的说他们是暂时还没有我厉害,但是,对付客人,跟进订单,则是完全没有一点问题的啊。而且他们身后有完备的配套团队,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与客人沟通的这一小截,其他的工作还有其他专业的人来做啊,哪里像我,一条龙下来都是我一个人啊。毫不夸张的说,与他们当中任一个独立的职位的任一个人,我都要比他们强上不少,可是要总体来看,我觉得,他们是有可能会比我做得更好的,真的。
所以,就凭着上面的这两点,我必须要牢牢的绑住Roger,如果付出这么一点点金钱就能如愿的话,那这又算得了什么啊。
其实,在生意场上,金钱恰恰是最起不到作用的,因为如果你可以出这个数,那别人就可能出一个比你更高的数,请问人家和你也不熟,和他也不熟,凭什么愿意舍弃别人更高的报酬而去帮你呢?
所以,我这就是带有一点点“赌”的成分,我宁可相信这人心都是肉长的:住,酒店的钱是我掏的,发票也会交给他的;吃,更是一分钱都不用他掏,每次都是先把菜单拿给他请他随便点;行,车接车送,随叫随到;玩,变着法的请他,但凡他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意思,我立马就帮他办妥了。
我觉得只有把Roger所有可能的漏洞都给死死地堵上了,从而让他不自觉的就和我上了同一条船上,那我才能放心。
对了,Roger还说过,平时德国人亲自过来大陆的几率并不大,基本上也就是一年一到两次而已,那这其中的潜台词是不是说工厂要想打通和客户的关节,最直接,也是最可能的路子就是靠Roger了,所以,我这么费心费心也不无道理哦。
经过我的强力公关和全力沟通,没过两天,Roger就对我开诚布公了,当然了,他说的这些也未必全是真的,他现在一个月的薪水是4500马克,不过,过了7月份,欧洲就开始使用一种全新的货币-欧元了,这欧元是要比美元贵的,这4500马克呢,则相当于大概2800欧元吧。没过多久吧,有一次我偷看了Roger写给ID-P的一封要求为他加薪到3300欧的邮件。
其实,这2800欧如果换算成美元的话,应该是在3000左右吧,这和我在英特利的工资是要高那么一点的,但我依然还是有些骄傲的,要知道,人家Roger可是留德的,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呢,那工资比我高上一些也是很正常的啊,只是我手下可是管着30多号人呢,而他呢,只是光杆司令一个而已。
Roger还告诉我说他在德国是学工业设计的,我听了之后一惊,为什么呢?不知道你还记得不,东莞的老戚也是在德国学这个专业的,我就想着这台湾那么鼻屎大一点的地方,说不定他们认识呢,于是,我忙问Roger认识老戚不?
Roger摇了摇头,表示并不认识。那没有关系啊,我连忙表示等他什么时候去东莞或者深圳,我来安排,一定要和老戚一起坐坐,你们都是在德国留学的,还是同一个专业,那肯定有共同语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