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长声音变大,说给大臣们一起听。
外面对大明商品的需求促进大明需要的物资与货币被大量种植、养殖、开采出来。
夷人所在的各个国家、部落被动研究新的技术,从而获得更多的大明商品。
如果外面不接受大明的宝钞,在种植、养殖的技术上提高很多,那么出口给大明后,大明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商品,夷人就会兑换金银带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明最直接的办法是禁止金银出口,盯住走私,这是没有办法情况下的手段。
更好的办法是同样提高大明各行业的技术,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那么还是金银流入,将来夷人开采多少金银,都比不上高附加值商品的利益多。
同时金银的产量始终比不上技术的提升速度,现在不放弃金银复本位制,才能获得夷人的认可。
然后将来把金银放在中央银行中,不允许兑换,作为国家储备,想外流也流不出去。
到时候夷人可以把金银卖过来,换取大明的宝钞购买大明商品,而不是直接把金银当成货币。
金银是否是货币呢?看整个天下的金银储备量有多少,不像种地,种了一茬又一茬,开采终究有极限。
金矿会一个接一个挖空,银矿亦如是,土地的年年有。
故此茶叶、丝绸确实是正常出口的好东西,所以……应该尽量给大明的百姓用,而不是用低廉的价格卖给夷人。
只要金银的存量少,就必然会被外面的国家当成货币,尤其是黄金,它不仅仅可以长时间保存,同时又是制作首饰的重要材料。
攒多了就是大明的底气,以这个为基础,向外发行宝钞,前期允许自由兑换,等外面国家习惯了宝钞,并且有很多的时候,就禁止兑换。
他们只能用宝钞来购买大明的商品,他们互相之间也会使用宝钞买卖货物。
那么大明的宝钞将成为世界货币,以后便好办了,只要军事实力足够强,技术足够好,大明百姓则会吃到廉价的饭菜、用廉价的器皿。
这个以后再说,现在还未达到那等程度。
朱元璋和大臣们一起‘学习’,涉及到国家层面的大事,他们越听越上瘾。
“宜长啊!按照你的说法,不发行信用货币,大明的钱够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