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铮缓缓抬起手,重重地轻拍在李东的肩头,那一下下的拍打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与信任,他满含赞赏地说道:“尔等在此战之中的表现,皆是英勇无畏,堪称表率!尤其是你,李东,指挥有方,果敢坚毅,此役之功,你当居首。”
李东听闻,赶忙微微低下头,神色谦逊,抱拳行礼道:“多谢大人夸赞。然此等功绩绝非属下一人所能独揽,实乃上党军与骑兵营全体将士们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的成果。
在那战场上,每一位将士都怀着必死的决心,他们顶着匈奴的箭矢与刀枪,毫不退缩,奋勇向前。若没有他们这般浴血奋战,拼死相搏,莫说全歼匈奴大军,便是想要收复晋阳,亦是绝无可能之事。”
沮授面带微笑,眼中满是欣慰与认可,点头称赞道:“胜而不骄,败亦不馁,你能有如此宽广的胸襟与气度,实乃大将之风范。历经此役,你已然褪去了曾经的青涩,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令人钦佩的将领了。”
李东赶忙再次躬身,向沮授致以诚挚的谢意:“承蒙军师这般赞誉,属下惶恐。然这一切,皆因赵将军平日对属下的悉心教导与严格要求,才使得属下能够有所成长,有所进步。”
赵云忍不住轻轻摇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和煦的笑意,打趣道:“你这小子,莫要一个劲儿地往我脸上贴金。你自身的努力与天赋,众人皆是有目共睹。这战场上的赫赫战功,皆是你凭借着自己的坚韧不拔与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所挣得的,与我并无太多关联。”
众人闻听赵云那风趣之言,紧绷的神情稍稍舒缓,皆相视会心一笑,然而这笑容不过转瞬即逝,晋阳之战的惨烈使得空气中仍弥漫着凝重的气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军伤亡情形怎样?”张铮眉头紧锁,面容冷峻而凝重,目光中满是关切与忧虑,声音低沉且急切地出言问询。
李东微微摇头,神色间透着无奈与疲惫,抱拳行礼后回应道:“战斗才刚落幕,战场上一片混乱,我军将士们或忙于救治伤患,或全力押解俘虏,一时间实在还未来得及详加统计。但请大人放心,待局势稍稳,属下便会即刻组织人手,仔仔细细地清点伤亡数目,绝不敷衍。”
张铮神色愈发严肃,郑重其事地叮嘱道:“此事关乎众多将士及其家庭,务必仔细做好统计之事,哪怕是一人之伤、一卒之亡都切不可出现丝毫遗漏。还有战后诸多善后事宜,诸如安抚百姓、修复城防、安置伤兵等,皆需用心谋划,妥善处置,万不可有所疏忽。”
“遵命,属下知晓了。定会全力以赴,不负大人所托。”李东身姿挺拔,抱拳高声领命答道,言语间满是坚定。
“可曾见到张懿大人?”张铮心中记挂着这位同僚,继而忧心忡忡地问道。
李东忙不迭地应道:“我等清扫战场之际,于南门城墙上发现了张懿大人。见他时他浑身浴血,伤口狰狞,显然伤势沉重至极,已然昏迷不醒,失去了意识。
属下不敢有丝毫耽搁,当下便命人将其小心翼翼地护送回刺史府,召集城中最好的郎中进行紧急救治,只盼能有一线生机。”
“如此,快走,速速前往刺史府探视。”张铮心急如焚,神色焦急,脚步不自觉地向前挪动,急忙说道。
李东不敢怠慢,当下引领张铮一行众人,个个神色匆匆,脚步急切,沿着晋阳城中的街道,径直朝着刺史府疾行而去。一路上,众人皆沉默不语,唯有急促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响,似也在为张懿大人的安危而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