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西书院经过这些年发展,常驻人口已经超过十万,俨然一座小城,与这时代大多数城池不同的是,这里始终没有建筑城墙。
不建城墙不等于没有防御,区域内多三五层砖石建筑,关键地点都有人暗中驻守,从学生到工坊工人,再到周边的农户,定期训练,轮班执勤的青壮人员有五万人,比当前洛阳的羽林军和虎贲军加起来人都多。
在刻意低调之下,城内的王公贵族们大多忽略了洛西书院的存在,很多人每天都在使用这里出产的物品,对这里实际的规模和实力却一无所知。
元珽当然不在此列,他亲眼见证这里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并且还出力很多,从元乂那里拿到第一张地契开始,每一次面积扩张都有他的功劳。
正是因为知道这里的实力,他才敢带着皇帝奔逃到这里。
当年迁都洛阳的时候,孝文帝选天下武勇之士十五万人为羽林、虎贲,武人挽上格者为羽林,次格者为虎贲,两卫除担任宿卫外,也时常出征,在外平叛或者驻守。
元珽身为左卫将军,对城里的兵力再清楚不过,这些年以来大小叛乱不断,羽林和虎贲早已不复当年规模,为平六镇叛乱又派出去不少,余下的部分只剩了花架子,守卫洛阳都捉襟见肘,根本没实力攻打洛西书院。
只要书院同意出兵,派出一两万人,可以轻而易举拿下洛阳城。
皇帝元诩已经十九岁,他本来对表现有些迂腐的元珽观感一般,没想到关键时刻敢冒死救自己。
元诩以为他们要去投奔尔朱荣,结果一行人马不停蹄向西,来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地方,忍不住问道:“五叔祖,这里为何没有城墙?”
元珽与孝文帝元宏同辈份,都是拓跋晃的孙子,元宏是元诩的爷爷,平时元诩都是称呼元珽左卫将军,现在要拉近关系,开始按辈分称呼。
“九年前,曾神医为了安置流民,在这里建窑烧瓷,所获物资全部用于建筑房屋、安置流民。次年春天,设立洛西书院,教育流民中的少年,为了供养书院费用,又陆续建设造纸、印书、冶铁工坊,每年都有大量流民投奔这里,现在常住人口愈十万,半数为青壮!”元珽压抑内心激荡解释道。
听到这里这么多工坊,尤其是有五万青壮,元诩眼睛亮了,赶忙问道:“可否为我所用?”
元珽苦笑道:“保陛下安全没问题,是否愿支持陛下挥师洛阳,臣也不确定,需要陛下亲自去说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