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忞见步千雪比往常多吃了一倍, 颇为高兴, 当即用手势将路关初叫了过来,让她去御膳房赏赐,但凡今天掌勺、呈膳的皆赏。
在华朝, 一般皇帝没特别交代的“赏赐”, 对外臣以四品为分界线, 四品及以上皆为10两银子,四品以下则皆为5两银子;而对宫侍也是一样, 但却以六品为分界线,六品及以上内官为10两银子,六品以下内官为5两银子, 宫侍一般是2两银子。
因为赏赐外臣的金额并不多,所以单独赏赐的话皇帝一般都不用这种,而是明确金额,只有群赏才会用这种,降低成本的同时人人有赏,里子面子都有。
但对内官和宫侍却是常用,因为内官和宫侍毕竟都是主子身边的人,做的好,一个月获得几次赏赐都是正常的,当然,做的不好,也可能会面临责罚。
路关初领了命令就高兴的下去安排了,步千雪隔得不远,听的清清楚楚,本来是想阻止的,觉得太费钱,毕竟几十号人赏赐下来也是一笔钱,但石忞颇为高兴的样子,让她选择了继续用膳。
大婚费用金额太大,她不得不做些什么,毕竟是她们两个人的大婚,但赏赐内官和宫侍的钱,即使人多,也远远达不到巨资的程度,她完全没必要因为这些小钱惹石忞不快,何况还是因为她才赏赐的。
断断续续连着下了几天雨,今天却是个难得的艳阳高照日,步千雪还在用早膳的时候,阳光就透过推开的窗户照到了殿内,明亮刺眼,随侍的宫侍按例想去关窗遮挡,却被石忞用手势阻止了,因为她喜欢太阳照进卧室的感觉,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皆如此。
路关初知道她的习惯和喜好,所以基本上不用她特别吩咐,每天都会安排人打开窗户透风,只是打开的时间因季节不同而长短不一。
登基后石忞还喜欢每年晒两次被子,夏天晒一晒,冬天晒一晒,但凡她会用或会盖的都必须晒,而且一晒就晒一天,还得一个时辰翻一次,比那些爱书如命的读书人晒得还勤快还认真。
更夸张的是石忞不仅自己晒,还请求太皇太后和太后也如此做,就是内官和宫侍也不放过,所以每年夏天、冬天日头好的日子,宫中六局附近总能看见晒被子的。
这里的人也是很讲究时尚的,有些追星的也不必现代人差,只不过他们的时尚风向标是皇宫,而追的星也多是才华横溢之辈,直到现在轩辕墨也任是文化界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轩辕墨做的诗词在华朝基本是千金难求,书画稍次一点,那也是百金难求,在天下读书人心中与往圣无异,在百官心中却是一根刺,恨不得拔而快之。
就因为轩辕墨主动辞去了丞相之位,上省被撤销,“上省六部制”变成了现在的“两翼六部制”,统领百官可与皇权制衡的相权彻底被一分为三,军权归军密处,行政归内阁,财权彻底归户部。
虽然行政权和军权不是直接归内阁和军密处,且明面上他们只是皇帝的智囊团,但随着日子久远,大臣们就发现但凡政令几乎皆从这两处出,而且这两处官员还可随时求见陛下,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地位和受欢迎程度自然也随之上升。
皇帝本就至高无上,这一改变就更至高无上了,虽然后来又搞了个什么大朝议,但大臣们还是觉得走过场的形势居多,所以但凡有志权倾天下的官员都非常恨轩辕墨。
但即便是这些恨轩辕墨的人,那也是欢欢喜喜想买其诗词书画的,有些人手里还藏有不少好货,时节一好心情一来,就会搞个什么赏画赏诗赏词宴,而但凡设这种宴席的,若没有一幅轩辕墨的真迹,却是万万不敢设宴的。
由此足以说明百官对她的又爱又恨,所以轩辕墨一告老还乡,闻名而去求学者几乎络绎不绝,但皆被她拒之门外,因为她是真不想再当老师了,只想一心钻研诗词字画。
每年石忞派人去赏赐探望老师,都会收到老师的几副真迹作为回礼,几年下来已经存了不少,每一幅字画石忞都爱不释手,忍不住临摹一二。
尤其是轩辕墨潜心钻研这几年在字画方面的提升更是有目共睹的,若以前的字画是百金难求,那现在的字画和诗词也相差无几了。
在艺术这方面,石忞是完全不敢和老师比的,虽然她都会,且经过多年的后天努力水平也还过得去,但若和老师一比,那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好在她早就认清了现实,不会自找不快。
诗词字画方面的成就,如果在华朝轩辕墨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当之无愧的本朝文坛领袖,武宗爱才,石忞也爱才,但她更爱实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