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她冷不丁放声大笑,像被人戳中笑穴那般,笑得肆无忌惮,笑得没心没肺,笑得眼尾一刻比一刻红。
笑什么呢,为什么笑,她皆不知道。
笑够了,她俯身在梦花最长的枝丫上打了个结,然后对着墓碑伸开双手,虚空做出拥抱的动作。咳嗽几声清清嗓,她高声道:“姐妹,走啦,下次再来看你,你吃好喝好睡好啊!得空啦,咱们就梦里聊!”
和在机场告别时一样,她面带笑容,奋力地挥挥手。
只是,这次留在原地目送的人是樊梦,而走得从容坚定的人是唐锦心。
一切如故,没变,也不会变……
……
二十八年前的四月一日傍晚,樊家村放牛晚归的七旬老汉在村口附近的草丛里,抱起了一个裹着块碎布的啼哭女婴。
老汉无妻无子,自是欢喜这从天而降的孩子,他倾其所有喂养女娃,只可惜好景不长,女娃三岁半时,老汉于睡梦中与世长辞。
无老汉照拂,女娃只能暂居村长家。村长妻子不愿养着这么个拖油瓶,故而任由顽劣的儿子欺负瘦小的女娃,几次害女娃磕破皮肤,血蹭满衣,村长无奈之下,联系了在锦州开办孤儿院的侄女樊晴,获得许可后,连夜将女娃送了过去。
村长家是噩梦,孤儿院便是地狱。
女娃受尽欺负和折磨,终在一次反抗中尝到甜头,并渐渐学会察言观色、伏小作低、恩威并施等生存技能。
樊晴喜种花草树木,女娃常跟在她屁股后头帮忙打杂,一来二去,她也就愈发喜欢聪明伶俐的女娃。
她问:“小瘦子,你姓什么?”
女娃缩到一株绿叶茂盛的小树旁,怯怯地说:“我没姓,也没名。樊院长,我可以跟您姓,成为您的女儿吗?我很喜欢您。”
樊晴眯了眯眼睛,柔声道:“你从樊家村来,与我也算有缘,那就跟我姓吧。至于名,我想想……纵有千千结,花开香满园,我看,你与这梦花树也有缘,往后就叫樊梦吧。”
女娃眨眨眼,笑着道:“真好听,谢谢妈妈!我终于有名字啦,我叫,樊梦,樊梦……”
那年,那棵梦花树开得格外盛,亦如此刻墓碑旁的这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