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刚要喝茶,闻言就冷哼一声,道:“不必了。传旨给曹操、黄忠,命他们整兵,授予他们临机决断之权。董卓要是乱动,即刻发兵!”
司马儁这时又说话了,道:“陛下,袁术称帝,自取灭亡。不妨先命刘备,孙坚夹击徐州的吕布,先行震慑。”
荀彧,荀攸,钟繇三人不由得变色,看着司马儁,并没有说话。
司马儁这人极少说话,一旦开口,无不命中要害。
他的话,三人开始深思起来。
刘备,孙坚夹击徐州,肯定会惊动董卓,可一旦董卓感觉危险,必然对抗,那时,朝廷就要两面开战了。
好不容易稳住的局势,瞬间被拖入乱局。
朝廷现在不能乱!
但是司马儁的话里,似意有所指?
刘辩同样是在思考,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司马儁看似是要震慑董卓,是不是有意提醒他,袁术现在已自我孤立,董卓、吕布绝对不敢与他结盟,甚至于声援都不敢,还得发声谴责。
袁术,朝廷其实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南方的各路诸侯自会主动进攻。
朝廷完全可以腾出手,趁机先行灭掉袁术!
“陛下!”
钟繇反应的最快,沉声道:“此事太过冒险,一旦不成,或者拖延下去,朝廷支撑不住,一旦北方各州叛乱再起,朝廷或……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可不是一句好词,这预示‘灭亡’二字!
荀攸注意着刘辩的表情,见他无动于衷,心中咯噔一声,连忙跟着道:“陛下,自中平一乱,‘汉室将终’深入人心,在陛下苦心孤诣,在臣等尽力辅佐下,朝廷才有所缓解,万不可行险!”
这个‘行险’,成本太高,后果太严重!
荀彧仔细分析着局势,待等二人说完,抬起手,道:“陛下,臣举荐刘备为徐州牧,吕布为沛国相,命吕布迁防沛国。”
刘辩唔的的一声,情不自禁的笑起来,道:“本来对朝廷大利的好事,怎么众卿家讨论着,就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荀攸等人陡然醒悟过来,似乎陷入了司马儁的话里。
司马儁躬身,道:“陛下,臣的意思,有袁术在前,即便朝廷灭了吕布,董卓也不会反叛,只会坐观风向,等待征讨袁术的结果。袁术而今士气正盛,一旦称帝,将势头无两,董卓不会在这种时候公然叛逆,否则必为天下公敌!袁术已是天下公敌,董卓绝不会屈居第二!”
荀彧三人听完,心中大松,不禁对视一眼。
是他们担心过头了?
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刘辩对司马儁的话深以为然,道:“卿家说得有理。便依卿家,加刘备为徐州刺史,在传话孙坚,扬州刺史空缺?嗯,等平灭吕布再说吧。”
扬州刺史一事拖了很久,孙坚极力想要,为此不止对吕布、袁术用兵,大赚功劳,也将儿子孙策送入洛阳,吴景也在暗中联络、贿赂大臣,就想得扬州刺史,却始终未得刘辩答应。
哪怕到了现在,刘辩已然不给他。
“臣领旨。”
荀彧应话,道:“陛下,臣请陛下,严令曹操不得乱动。”
曹操太不令朝廷放心了,尤其是他抢占谯县,引得南方局势大变,朝野对曹操惊恐不安,弹劾不安,至今都没有消停。
刘辩点头,看向卢毓,道:“卢毓,你替朕走一趟,明确告诉他,除非董卓公开谋反,否则只做警告,不得发兵。”
“微臣领旨。”卢毓应道。
对卢毓来说,曹操是一个特殊的人。
卢植在临终前的一段时间,对曹操进行了大力扶持,几乎将他的衣钵都给了曹操,希望曹操将来继承他的位置。
而卢植的丧礼,几乎是曹操一手操办。
卢毓将曹操,当做了半个兄长,而曹操对卢家感恩戴德,逢年过节,有什么事情,从未忘记过卢毓。
荀攸,钟繇等人听后,暗自松口气。
袁术称帝,乃是不可容忍的大逆,朝廷这一次,不管如何,都会灭掉袁术。
如果曹操这个时候乱来,引发乱局,后果将不可想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