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卡拉伊莲娜密码

第798章卡拉·伊莲娜密码

老教堂只是教堂。

雕塑只是雕塑。

圣母像也只是圣母像。

安娜的全部失落便来源于此,听上去有点怪,可伊莲娜小姐来到此处的时候,她心中曾期待着些什么,期待着那滴泪水里蕴含的温度——一种存在于现实又超脱于现实的情感体验。

这里是教堂,女人心中的期待又无干于宗教。

安娜从来不是什么信徒。

她会去梅涅克修道院寻求启示的唯一原因仅仅是因为那是她们家的家族习惯。

她会对着狮子战车上的雅典娜静思而非对着十字架上的救世主。

那是文化上的历史传统、艺术上的审美传统,而非宗教传统。

正因如此。

伊莲娜小姐想要获得的也是艺术上的情感体验。

她自己不会期待着此时此刻,什么天上有一道圣光照亮了英国人的教堂,面前的雕塑在一刻莹莹发光,或者像丹·布朗著名的小说里的那样,追溯达芬奇的油画上的密码,最终找到了深埋在尘埃里的历史宝藏。

《雷雨天的老教堂》就像莫奈的那些大量的教堂油画一样。

它们全部都是建筑油画,风景油画,而非宗教油画。

一百五十年前的那位伊莲娜小姐,也绝不会是为了追寻那些东西,来到的这里。

卡拉奶奶从来都应该一个很有叛逆精神的女人。

她就算不像伊莲娜小姐一样,从小对教会学校里的很多束缚与陈腐规矩深恶痛绝。

但肮脏一点的推测。

这里可是英国人建的新教教堂。

伊莲娜家族昔日可是在数百年前,靠着在三十年战争里和英国支持的新教徒互相杀的血流成河起家,赢得的爵位和封地。十九世纪末,整个奥匈帝国围拢在皇室四周的权力阶级全部都把天主教徒的身份做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之一。

伊莲娜家族的小姐想去当个画家,和伊莲娜家族的小姐忽然间便“改换了门庭”。

很难说。

在那个旧时代,哪一个更加让老伯爵先生想要在狂怒中把女儿抓回来关到地窖里去。

安娜又确实是想要寻宝而来的。

《雷雨天的老教堂》也真的是一张写着密码的藏宝图。

它藏着金灿灿黄金?

当然不,比那更好。

金灿灿的黄金对安娜没有任何意义。

那里面藏着卡拉奶奶眼中的世界,藏着她无限延伸的色彩之梦,藏着她全部的人生。

这才是安娜真正想要的体验与珍宝。

因而很容易理解安娜心中此刻的感受——

你期待了很久很久的演出,最后看来只是平平无奇。你在脑海里中被加工的无限绚烂,代表了你对于美的向往和期待的场景,最后发现只是很普通很寻常的老旧场景。

大概所有人便都会有难以克制的空虚和失落涌上心间吧?

女人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错落。

自从来到新加坡后,一切的相遇都带来了强烈的情绪起伏,《亚洲艺术》上的论文带给了安娜惊喜,树懒先生的艺术沙龙里酒井胜子的话让她感动。昨夜咖啡馆里谈话,对面的那个人气的安娜牙痒痒,就差放奥古斯特去咬人。

但这同样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强烈期待。

哦。

顺带一提,那幅让伊莲娜小姐丢下策展人唐克斯,在展览的侧厅中伫立良久的《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没有猜错的话,艺术家的取景地应该也是这里。

前后一百五十年。

前后两代伊莲娜小姐。

前后两代打动安娜的作品。

大海彼岸那间老旧残破的教堂,便是一切奇迹汇聚的交点,散射出所有美的发源之地。

她也因此拥有了关于美的神圣的信念,对于艺术的神圣的乐观,安娜相信自己一定会在这里,看到某种不可思议的神圣华美场景。

对于仰光之行的最后终点,这间名叫好运孤儿院的地方,女人清楚明白它是一间又老又破又旧的小教堂,过去一周中,安娜已经看过了有关这间教堂的实景照片。

平平无奇。

无所谓。

照片只是照片,片刻的光影,怎能定格卡拉奶奶眼中熊熊燃烧的艺术之魂呢!

当女人走进老教堂,轮椅沙沙压过土地上衍生的荒草,将一束被拨开的玫瑰花叶和准备好的祷词放在卡拉曾经面对过的地方。这间老旧的建筑,才会缓慢而羞涩的向她展示那种跃动的美丽吧?

正如奥地利国宝艺术家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交响乐曲中,连续几个动荡反复的小节后,在管乐齐鸣之中,音乐被推向终极的高潮。

安娜向往极了。

安娜也期待极了。

然后,女人失望了,这里那么小,那么脏,那么旧,那么破,跟孤儿院介绍图片上的照片一模一样。

与卡拉作品中的那间《雷雨天的老教堂》相比,这里毫无美感可言。

与谁谁谁昨天温情的描述相比,这里毫无美感可言。

与安娜小姐内心中的期待相比,这里也毫无美感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