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堂这件事,非常的繁琐,从选人来做这件事,到给银子,监督等是一系列的机制问题。
选人来管理学堂,招聘老师,招学生,到宣传,是赵卓熙这些朝臣们的事情。
江玖要办免费学堂的事情一出,赵卓熙就让朝臣们来推荐人选,谁知,只是推荐人选这件事,便闹的鸡飞狗跳。
推荐的都不是什么正经的老师,都是世族子弟,有些甚至纨绔。
但是,赵卓熙并没有把名单给江玖,因为赵卓熙正要借机从世族手里夺权。
反倒是江玖把这件事办的很漂亮。
因为要从她的商户里支银子,所以,江玖专门让自家的掌柜来监督此时。
商户自古是不受人待见的,阶级地位也不高,江玖的这个举措正好杀杀那些地方官员看不起商户的习惯。
各地的大掌柜,每年要支出的钱是一定的,但是这些银子是不是用到了办学上,掌柜们要亲自去看。
大城市里的掌柜支出的银子,除了当地的免费学堂,还有各个县郡和乡镇的。
大宁的行政地方是京城,省区,县郡,乡村。
一个省下面有七八十来个县郡,每个县郡下面有五六个乡村。
不复杂,但是繁琐,因为江玖的免费学堂是要所有孩子都受益,所以各个省的知府就要抽出专人来办理此事。
这个人还要跟江玖的商铺也得搞好关系。
而且学堂老师的名单,学生的名单,要层层往上递到皇上和郡主的手里,这件事就不是那么的简单。
江玖从决定开始办理这件事,到选人,制定规则,足足有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马上要过年了,年底知府们都要来吏部汇报总结了。
今年赵卓熙刚登基,他要亲自接见这些知府们。
有些知府上任时间到了,赵卓熙根据政绩要进行调动,去年一年的调查,他认为不错的,调入京城。
有些没有啥政绩的,继续待着。
老知府加新知府都要去江玖面前报个到,江玖要亲自给他们说一下招收学生的门槛,以及他们需要教授的知识。
首先,学生以七岁为开始,只要孩子年满七岁,无论是男孩儿女孩儿都必须入学,要是不入学,官府就要仗责孩子的父母,二十大板外加罚钱,一个学生是五两银子。
其次,学生学习的内容,启蒙时期的学习就行,识字量一定要有,至少能写出一篇叙事文,重要的是数数也要教,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数要会。射箭和武术可以选着教,有些孩子学习不好,
办学堂这件事,非常的繁琐,从选人来做这件事,到给银子,监督等是一系列的机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