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小勺一口一口地喂着陶渊明吃。
“这个陶夫人对陶先生真是太好了,如此的穷困潦倒,竟然还这么恩爱.”李紫萱一脸羡慕地说道。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父亲早逝,家境逐渐衰落。
陶渊明年轻时怀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因东晋朝廷腐败,他宁可饿死也不愿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
最终,因连年战乱和民不聊生的局面,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归隐田园,从此过上了隐逸生活。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丰富,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他在彭泽县令任上仅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彻底归隐田园。
他的隐居生活不仅塑造了他诗歌中的理想“桃花源”,也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和“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的作品以田园生活为题材,描写了淳朴的农村生活和优美的农村风光。
他的代表作包括《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这些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对后代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人,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的故事源远流长。
可是却落得一个饿死的下场,真是太惨了。”夏景天感叹道。
“不为五斗米不折腰”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以下是这个故事的详细叙述:
陶渊明,他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腐败,选择在家乡隐居。
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做诗,自得其乐。
后来,由于生活所迫,陶渊明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勉强答应出去做官当地官府听说他既有文才又是名将后代,就推荐他在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
然而,他很快就对当时官员间的互相倾轧感到厌烦,于是要求去做地方官。上司于是派他到彭泽当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