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中的御医们频繁出入她的寝宫,各种珍贵的药材源源不断地送来,然而却无法阻止病情的日益加重。武则天躺在华丽的床榻上,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她虚弱地喘着气,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如此艰难。
在这关乎大唐未来的关键时刻,接班人的问题成为了武则天心头的一块巨石。她深知,自己的生命已经逐渐走向尽头,而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她必须要为大唐的未来做出妥善的安排。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武则天强撑着身体,召来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匆匆赶来,脸上满是关切。
武则天靠在软榻上,声音虚弱地说道:“太平,对于这接班人之选,你有何想法?”
太平公主微微欠身,眼中闪过一丝急切,说道:“母亲,女儿认为应当选择一位能够维护我们家族利益之人。”
武则天皱了皱眉,目光审视地看着太平公主,问道:“那依你之见,何人合适?”
太平公主毫不犹豫地说道:“母亲,女儿觉得武氏子弟可为接班人。他们与我们同出一脉,定能保住家族的荣华富贵。”
武则天轻轻咳嗽了几声,打断了她:“太平,朕所考虑的是大唐的长治久安,而非仅仅是家族之私。这天下,乃是百姓的天下,接班人当以能造福百姓、稳固朝纲为重。”
太平公主急忙辩解道:“母亲,女儿也是为了大唐的未来着想。武氏子弟皆有才能,定能治理好国家。”
武则天叹了口气,说道:“太平,你心中所想,朕岂会不知。但这接班人之选,关系重大,切不可意气用事。武氏子弟虽亲,但若无治国之才,又怎能担当大任?”
太平公主仍不甘心,说道:“母亲,那您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武则天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朕还在思量。”
太平公主着急地说:“母亲,您可要慎重啊,莫要选错了人,毁了大唐的基业。”
武则天微微抬起手,说道:“太平,莫要再说了。朕自会权衡利弊。”
太平公主心中不满,但不敢表露出来,只是低着头说道:“母亲教训的是,女儿只是希望能够为母亲分忧。”
武则天闭上眼睛,疲惫地说:“你退下吧,让朕静一静。”
太平公主无奈地行礼告退,走出寝宫的那一刻,她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怼。
此后,武则天的病情愈发严重,她的心思也更加沉重。一方面是身体的痛苦折磨着她,另一方面是接班人的问题让她忧心忡忡。
又一日,太平公主再次前来探望。
武则天看着她,说道:“太平,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以江山社稷为重。”
太平公主说道:“母亲,女儿始终认为家族利益不可不顾。”
武则天摇摇头,说道:“若大唐不安,家族又何能存?朕不能因私废公。”
太平公主沉默不语。
而她与太平公主之间的分歧,也使得母女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和微妙。
武则天在晚年时,岁月的侵蚀和繁重的政务使得她的身体逐渐虚弱。曾经那威严而矫健的身姿,如今也显得有些佝偻;曾经那明亮而犀利的眼神,如今也时常被疲惫和病痛所笼罩。她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往日处理朝政时的果断与敏捷也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