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是国府这边各种夸大其词,混淆是非,搞得百姓先天上对国府没有一点信任度,百姓对国府有没有信任他无所谓,就是连累到了先生他们那边,在那些没有群众基础的地方开展群众工作还是开辟根据地,都算得上困难重重。
建国后就更不必说了,跟西方的口水仗就没停过,只是奈何当时一穷二白,一心想着勒紧裤腰带搞生产,真的是一点人手资源都掰不出来。
只能由着西方在那颠倒黑白,搞到最后,生产力是发展起来了,肉身的腰杆子是硬了,结果脑子里的腰杆子软了大半截,整个社会风气都被西方舆论把控住,弄出一堆抽象的大活。
现在距离建国还有十二年,中间还有这么多仗要打,但有备无患嘛。
这时候要能培养出来一批人,日后开展根据地,开展群众工作,还是跟西方舆论打口水仗什么的,也不至于哪哪都没经验,哪哪都缺人。
所以就有了大陆日报这个报社的出现。
这是当初王一在美服开新号,搞出大陆集团这个新兴财团后第一时间搞出来的报社,并在第一时间将其安排到民国上海滩的租界内。
美名其曰就是中日双方早晚有一战,既然要打,咱们想要从中获利就得以中立第三方的视角搞清楚,投资哪一方更有回报不是。
办报纸,招一批记者去详细记录发生在民国里的一切,作为参考资料就是最好的办法,毕竟背景摆在那里,国府那边也犯不着因为这些事跟一个美国新兴大财团过不去。
在抗战没彻底爆发之前,大陆日报也跟其他外资报社一样,报导一下时政,风月花边新闻,连载一些当下文人写的读物。
也就关外沦陷那段时间,在王一的授意下将日本在关外抓中国百姓去做人体实验的事报道了出来。
奈何当时国府选择捂盖子,将这些报纸给强行封锁在上海滩,还在第一时间派特务将其这些报纸花钱给收走。
以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让王一的想法胎死腹中。
一次便是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由京城几大高校学生组织的‘一二九’运动,在暗中帮这些学生推波助澜了一波,搞得国府灰头土脸,小小报复了一次。
但前两次都是王一在暗中授意,再加上国府暗中阻挠,并没有达到王一想要的效果,这一次,他得亲自上手了。
“主编,您看看这个标题怎么样?”
报社内,进步学生方敏将拟好的标题给王一过目,等着王一给意见。
是的,明面上从四通公司话事人这个身份退下来的王一,现在又有了新的身份。
美国新兴财团大陆集团二把手兼民国大陆日报总编,再把美国护照一套上,就是一个不灭金身。
仔细阅览着方敏撰写好的内容和标题,王一也用自己那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视角给出了意见。
“就是标题还是缺了点火候,不够吸引眼球,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事,社会各界,老百姓可都是有劳军捐款的。可他们就是没明白,钱都捐出去了,为啥子国军一直在打败仗,边打边退,你得让老百姓知道为什么国军一直在边打边退啊。”
“可是直接挑明是国府贪墨了钱款,是不是太伤国府脸面了?而且这样刊登估计国府那边不会给我们发行出去啊。”
作为一名进步学生,考察对象,方敏的这般发言也让王一高看她一眼,能够想到这一层确实没错。
“伤他妈个头!不好意思,心直口快了一下,你能想到这些很好,但挑明了不意味着国府不会给我们发行出去,说不准还会帮我们嘞,因为我们在帮他们说话,给他们挽尊。”
哈?
方敏被王一这话搞得摸不着头脑,接着便看到了王一在纸上写上了一个新标题。
《震惊!是谁让国军将士连战连败!流血又流泪!!》
一个在方敏看来极其俗不可耐的标题,她也不明白王一为啥觉得这样的标题能够吸引人,为什么国府会帮他们发行。
“去吧,就用这个标题,加大加粗,一看版面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占据眼球的那种,内容就按照你撰写的来就是了。”
“知道了。”
目送着人家一路小跑离开,王一这才透过窗户看着河对岸,喝着茶。
他确实不是很了解新闻学,谈不上个中好手,但对于国府,对于光头,他可是太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