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黄花瘦

风流大宋 林二虎 2885 字 27天前

卷十 裂变

乾坤忽震荡,土宇遂分裂。

——宋·张元干《建炎感事》

==========

第440章 黄花瘦

崇宁二年九月,大宋京城汴梁。

作为如今的宰执之一,赵挺之在京城里的府邸照例都是由朝廷赐赠,而且好巧不巧,正是十年前赐给当时的中书侍郎李清臣的宅子。

李清臣于绍圣四年出京知河南府后,这处宅子便被收回,兜兜转转到了赵佶登基之后,便在提拔赵挺之进入宰执的同时,一并赐给了他。

不过,这也充分说明了皇帝赐的其实就是最靠不住的东西,今天可以无条件的给你,明天就可能无条件地收回。京城里的这些好宅子,也可以说是铁打的府宅、流水的权贵,倒还真比不上秦刚在麦秸巷里的那处小宅,原本就是私产,又早在两年前做完了转让给秦湛的手续,拿着自家的房契,不管你有什么变化,还是自己人在那住得安安稳稳。

不过,皇帝赐的府邸还是有着明显的好处。首先这些房子的地势是京城最好的,又幽静又离皇城近,有利于日常上班入朝不会太折腾。然后就是规模都不会小,几进几出,还有花园楼阁配套。赵挺之的一大家,包括三个儿子,都可以拥有各自独立的院落。

由于当初赵明诚是以李清照有了身孕为由,先行说服了母亲,再一起逼得赵挺之在无奈之下才应了这门曾经让他颜面扫地的婚事——先前曾托刑恕提亲而被拒过!

不过外人的议论却是戳指着李格非的脊梁——那时秦刚官运亨通,就把女儿许给了秦家。后来发现秦刚出了事,一眨眼就重新把女儿许给了青云直上的赵家——这简直就是见风使舵的典型范例啊!

不管怎么说,赵挺之就是极其看不上这个“品行有亏”的三儿媳的。喜新厌旧不要说,就和自家儿子未婚先孕更是大污点。所以,在李清照嫁过来后,他不仅处处予以冷落,甚至还刻意压缩给予小儿子这里的生活费用,无非就是想要让这个所谓的京城才女至少要到他的面前好好低头认个错。

没想到,李清照不仅丝毫不会理会外面市井上的各种流言蜚语,更是无视于赵家上下对她的轻视与怠慢。生活费用受压的事更是并不放在心上,因为秦湛早就通过她如今做生意的三舅王仲琓的名义,给她置办了一笔极其丰厚的嫁妆。要知道,在大宋,嫁妇对于自己的嫁妆是有着完全的处置权的。

同时,也好在如今赵家的府邸够大,既然不得公婆的欢心,她便索性一直待在属于赵明诚的那处院落之中,竟是连赵家的老大、老二那里也几乎少有来往。

很快,由于李清照有了身孕,深居简出也就成了极其正常的事情。

一直到了今年的三月初十,李清照诞下一名女孩。不过,这却让原本还指望着想能抱上孙子的赵挺之夫妇最终失望了,进而更加冷淡于老三这一边。

但这些却无碍于李清照“娘家”这里的关爱,派到赵府来的奶娘加到了三名,两名负责照顾闺女,一名负责照料李清照,她与闺女的吃穿用度一律比照着京城里的最高标准来,而这些费用都没有向赵挺之伸过手。这也让自尊心极强的赵挺之极为恼火。

于是,就在这时由蔡京发起的元佑党籍碑事件中,他丝毫不顾李格非在绍圣二年就被召回京城任职,并因此引发了被苏门中人排斥远离的事实,而执意要把他的名字列在苏轼、秦观、黄庭坚之下。

而在讨论这块碑上要突出专列的“为人不忠”罪人之名中,除了刚被坚决打倒的章惇之外,已经去世的王珪,是李清照的外祖父;下落不明的秦刚,正是李清照的前婚约之人。

此时,正值李清照产女之后不久,赵明诚心中有愧,但根本就不敢就这种朝廷大事去向父亲争说半个字,唯有回到自己的院中后,再三嘱咐周围之人不得向李清照吐露分毫。

直到七月,按照朝廷律令,所有的元佑党人“不得与在京差遣”,李格非只得要携夫人王氏与儿子李迒留开京城返回齐州明水镇。临出行前竟连王氏想见一见女儿及外孙女之面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如今的李家人,又岂能随随便便就能进入当朝执政赵相公的府邸呢?

还好是李迒心疼母亲,在离京那一天在赵府外守到了出门买东西的奶娘,告诉了这个消息。

奶娘回去后告诉了李清照,她听闻后大惊,当即令一奶娘抱起女儿,带着护卫侍女月娘一同,急急忙忙地出府去追赶李迒。

出府时,正逢上赵明诚外出回来,不明就理,也随后跟了过去。

城外码头处,李清照还算赶得及时。一步三回头张望的母亲王氏,终于在最后一刻看到了急急赶来的女儿,还有襁褓之中的外孙女,一时间喜出望外,紧紧抱住了女儿,泪如泉涌。

母女俩的感情宣泄之后,李清照便让奶娘抱过来女儿交予王氏再多抱一会。然后便走到父亲身边,低首泣道:“女儿不孝,竟然不知大人被逐出京,险些不能来此晤面。”

小主,

李格非原本的心情颇为不平,这次蔡京大搞元佑党人籍,想着自己早因转投韩门,被苏门弟子疏远,以至于在建中靖国年间被边缘化。之前又因女儿执意嫁入赵府,令自己在士人同僚间多被冷嘲暗讽,想想这些都认下算了,却没想到硬认下的这个亲家公下起了狠手后,竟然毫不留情,元佑党籍就这么死死地扣在了自己的身上,就连离京时限也是一日都不给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