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滩头战

风流大宋 林二虎 2195 字 2个月前

顾大生在流求时,已经在秦刚的提示下开始在水军中普及旗语,他立即命令懂得的手下,在河岸上用旗子与船上人建立起了联系,大致明白了前面发生的基本情况。

只是,毕竟这艘海船来得比较冒失,船上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所谓的小南河寨只是名字里有河,并非是一个水寨,由于宋兵多畏惧辽兵,营寨建的地方距离黄河边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加上之前也没预先得到消息,根本就没有什么准备,在河边也没有修建任何码头与栈桥的设施,这就给海船靠岸以及下卸货物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只不过,眼下的情况却是不容多想。顾大生立即让传令兵通知船上,就在此地,将船只加速后,向南岸这里进行冲滩,能冲得多近就多近,哪怕搁浅也无妨。

冲滩之后,海船可以脱离河道中心,尽可能离南岸近些,他也方便派人进行接应。

下令之后,顾大生又让人回营寨再调集更多的人手与必要的工具过来。

这边,流求的海船按照要求进行了最后的向南行驶加速,也就是因为船上载了太多的货,吃水太深,冲滩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但总算是离开了河道中心一丈有余,搁浅在了南岸的泥沙浅滩上。

顾大生立即指挥现在的人手,抓紧去附近砍伐一些树木,开始用它们在下了河堤的泥沙滩上进行打桩,以期搭建一条最简易的栈桥。

第一批船员只能通过软梯下来,与岸边的宋兵接上了头,看到并了解了具体的现场情况之后,决定也不必考虑更多的标准,就用最快的速度,将简易栈桥延伸到海船的下方,然后通过吊装的方式,尽快完成了船上重要物资的卸下,然后再转运至寨子中。当然,这里面的诸多细节,也各自有着一些有经验的士兵进行相应的解决。

留在船上的兵士,有一半人守在北面的船舷边,时刻警惕着北岸的辽兵情况。好在现在的船离开了河流中线,再加上之前辽军船只靠近不利,水面上暂时没有新产生的威胁。

其余的兵士已经开始在靠南面的船舷旁架起了起吊撑架,安装好了在流求应用极广的滑轮组起吊装置,开始一件件地将船上的重要物资向南侧船下吊放。

看到这艘大船向南岸快速冲滩之后,北岸的辽军多少有点遗憾,他们显然是对于这一船的物资极其眼红的。尤其是开始看到船上开始准备往下吊装的货物里,明显具有特征的,便是大半船的粮食。于是,这些辽人开始坐不住了。

这里的黄河两边原本都是有着堤岸的。只是自从宋辽分界以后,宋人对于南岸的修补虽然说日趋懈怠,但是要与北岸的辽人几乎不管不顾比起来,那还是要好得多了。

北岸大量坍塌后的堤岸开始与河滩衔接得十分平缓,加上近两年这里没有大面积地泛滥,长时间暴露的滩面也显得硬实了一些,辽人的兵马便能够自由地向河道里伸入得更近一些。

此时他们看到了对岸宋兵在加紧修建临时的栈桥,船上也开始卸载货物,只是由于栈桥实在太小太窄,整体的卸货速度非常地缓慢。于是,他们也有模有样地开始在北岸砍树尝试也要搭出一座栈桥出来,并招呼一艘他们的小型战船靠过来,似乎是打算渡河攻击。

河这边的宋军便是越看越有点担心与紧张。

而顾大生仔细地看了看,却发现这些辽兵的动作并不是特别地积极,再一看,靠在北岸的战船也就只有一艘,而他刚过来时,明明看到有着五六艘之多的,立刻心里隐隐感到有点不对头,赶紧安排了几个斥候,让他们骑上不多的几匹马,分别沿着这河道向东西两个方向进行侦察。

还没有等到两边的斥候回报消息,倒是先等到了南面的一阵疾驰的马蹄之声,顾大生抬眼望去,却是惊喜地看到了秦刚的旗号:“是大帅来了!”

这是由于秦刚在推广《新沧练兵歌》时,也不愿大家过多奉迎褒扬他的才艺,便说此曲是别人所作,原名就是《大帅练兵歌》。而大家也根本不去管到底是谁所作的 ,只是觉得平时让他们这些武人称呼“秦修撰”这样的文职头衔挺别扭的,而像“大帅”这样的称呼显然会感觉更加有劲,于是,从顾大生开始,便都习惯叫秦刚为“大帅”了。

听闻自己的大帅赶来,南岸这里的宋军立刻发出了一阵欢呼,士气为之一振,同时也引起了对岸辽兵的注意。

随即,秦刚一马当先,先行赶到,后面先是数十名精干的近卫兵紧紧地跟着,更远方似乎还有着陆续赶来的骑兵人马。

“现在是什么情况?”秦刚没有多废话,直接开口问道。

顾大生刚将眼前的大致情况说完,还没等到秦刚开口,突然就看到东边一阵尘土,派去那个方向的斥候转眼便冲了过来,到了跟前,一看秦刚也在,立刻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禀报:“禀报秦大帅、禀报顾大将,辽人在东面十五里地开始渡船过河,目测人数至少在一百人以上,而且都是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