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密信展读惊秘闻,回信表意巧筹谋

刘禅挥退温室殿内一众侍女,她们轻盈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殿门缓缓闭合,发出轻微的闷响。刘禅深吸一口气,似在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缓缓伸出手,将母后孙尚香的回信打开。那信纸在他手中微微颤抖,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秘密。

刘禅逐字逐句细细阅读,目光随着字迹游走,未几,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如被惊雷击中,震惊不已。

“原来当年竟有这等隐秘之事!”刘禅低声喃喃,眉头紧锁,脸上满是诧异之色。片刻后,那震惊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八卦好奇之态,竟又将信件默读了两遍,似乎想要把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印刻在脑海之中。

刘禅一边手指无意识地轻点桌案,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一边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年幼时,母亲病故的伤痛如一道深深的疤痕,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那时的父亲整日忙于政务,偌大的府邸中,唯有他小小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落寞。幸得兄长与嫂嫂将其接回府中,悉心关怀,如同那冬日的暖阳,照进他冰冷的世界。在兄长与嫂嫂耐心地教导与陪伴下,他才渐渐从幼年丧母的悲痛中走了出来。

不久之后,父亲听从相父之言前往江东,与东吴结下姻亲。当父亲自江东归来时,身旁多了一位母后孙尚香。那时的刘禅,看着父亲与母后整日里耳鬓厮磨,心中难免泛起一丝怨念。毕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母亲的位置无人可以替代。所以当父亲提出接他回府居住时,他百般不愿意,像一头倔强的小牛,执拗地抗拒着命运的安排。

好在有兄长与嫂嫂耐心地开导劝慰。犹记得那时兄长缓缓蹲下身子,目光与自己平视,语气温柔地说道:“禅儿,父亲与姨母皆是良善之人,定会用心疼爱于你。你瞧,父亲多盼着你能回到身边,莫要再这般使小性子了,好吗?”

嫂嫂也轻轻走过来,手温柔地搭在自己肩上,轻声细语地说道:“禅儿,回去吧,那府邸从此以后便是你的家,我们都会陪着你,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在他们这般苦口婆心的劝解下,刘禅紧咬的下唇渐渐松开,眼中的倔强也慢慢消散,微微点头,这才慢慢放下心中对父亲的怨念,同意随父亲回府居住。

回府后的日子里,自己渐渐发现,母后虽性子泼辣,却也通情达理。她对自己宠爱有加,视如己出,每一个关切的眼神,每一次温柔的抚摸与鼓励,都让自己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相较之下,父亲因政务繁忙,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反倒少了些,这使得自己与母后更为亲近。

后来,父亲入川得了益州,随着时间的推移,见母后一直未有所出,便又娶了吴懿之妹吴苋。不久,吴苋产下一子,便是那刘永,而后又得一子刘理。父亲得了幼子刘理后,对吴苋母子的宠幸愈发明显。那时的自己,曾一度为母后深感不值,以为母后只是默默忍受,宽宏大量不与他人计较。“如今想来,母后当初怕是求之不得呢。”刘禅苦笑着摇头,心中满是对过去自己幼稚想法的自嘲。

再后来,吴懿与吴苋兄妹二人妄图借着父亲的宠幸,劝父亲立刘理为世子。幸得兄长与母后联手,如中流砥柱般力挽狂澜。他们发动群臣一同劝谏,那一场宫廷风云,虽不见硝烟,却也惊心动魄。最终,兄长与母后成功阻止了吴懿兄妹的阴谋,也正因如此,父亲称帝后,自己才得以顺理成章地登上太子宝座。

可以说,自己能有如今这般境遇,皆是拜兄长与母后所赐。刘禅心中满是感恩之情,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他起身,取来笔墨,决定给母后回信。

刘禅轻握笔杆,缓缓蘸墨,墨汁于笔尖汇聚,仿若凝聚着他此刻纷繁凝重的思绪。他神色虔诚,落于纸上的字迹工整而真挚:“母后,您数载的悉心呵护与慈爱关怀,如熠熠星辰照亮儿臣前行之途,亦如春风化雨,润泽儿臣心间,点滴皆铭感五内,儿臣没齿难忘。”其言辞恳切非常,深厚情意力透纸背,满溢对母后孙尚香的感恩戴德。

而后,刘禅笔锋一转,宽慰孙尚香道:“母后,儿臣并不反对您与兄长之事。开春之后,迁都之事一旦了结,儿臣便会趁势发动对魏国的征伐。待天下平定,儿臣会以监督孙绍为由,派兄长常驻江东。至于母后能否一偿夙愿,便要看母后的手段了。若母后能顺利与兄长修成正果,儿臣定会配合,对外宣称母后因思念生母,旧疾复发不幸亡故。儿臣会顺势提议将母后葬于孙陵。届时,母后便可隐姓埋名,常伴兄长左右。”

刘禅写完信,将其仔细封好,唤来殿外孙尚香的心腹。心腹入殿,恭敬行礼。刘禅将信递出,轻声吩咐道:“将此信速送还与母后一览,此行务必小心谨慎,万万不可出了差池。”心腹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待心腹走后,刘禅起身,拿起孙尚香的来信,缓缓走到烛台前。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略显复杂的面容。他将信纸靠近烛火,火苗瞬间舔舐着纸张边缘,火焰缓缓蔓延,吞噬着信上的字迹。刘禅静静地看着,眼神中透着一丝释然与坚定,仿佛随着这封信的燃烧,一段宫廷秘事也将被深深掩埋。

这正是:密信展读惊秘闻,往昔恩情感念深。回信表意巧筹谋,宫廷秘事待浮沉。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