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两位替岗的老师,于巧巧说水平不错,来了没几天就引流过来了一批患者。
每个好的医生身后都有一批忠实患者,张三估计胡教授想留下两人的目的就是这个。
说着话同事开始陆陆续续进来,张三也看到了新的前台接待,一个短发女孩子,是一个医学专业毕业的北漂。
两个替岗的老师张三之前只是见了一面,这次很认真打了招呼。对他们这段时间的帮助,张三由衷感谢。
楼上已经把两位老师的诊室准备好了,他们也是想和张三重新确定关系,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
张三送两位老师上楼,顺便去宋主任那里坐了坐。重新上岗,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宋主任已经得了老板的告知,对张三这段时间的去向绝口不提,只是要他把疼痛科的业务抓起来,再接再厉争取扩大影响。
张三出了宋主任的门后,又去另外两位老师的屋里晃了一圈,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平时来了医馆也是足不出户,交道打的太少。
一番应酬下来过去了不少时间,已经有患者在休息区等候叫号了。
高田也把医馆里的一些情况向张三做了汇报,看大家都在状态,张三开始接诊。
治疗疼痛的患者张三没有急着接手,他想看看于巧巧和高田的进步。
没有让他失望,除了一些细节,其他都很不错。尤其于巧巧这个一点基础都没有的人,现在给患者做起推拿也是有模有样。
推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两个人能够独立支撑起这个工作就能解放出张三更多时间了。
排队的人不算多,张三有条不紊的为患者做着检查。这一回来,手上的事就要多了。
黄丹那里要联系,何家兄弟那里要联系,药膏也要尽早制作,加上医馆的正常工作和方言梅的治疗,张三觉得自己有些分身乏术了。
正忙活着呢,张华荣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方言梅进来了。
虽然两个人都是头戴帽子,眼扣墨镜,甚至还捂着口罩,但是张三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因为他们身后跟着胡唐月和历落雪。
胡唐月的笑容像是偷吃了鸡子的狐狸,看着张三在瞪她马上出声解释,“是他们要来看看你的工作环境,正好也能把药带回去吃。”
“张医师,不怪她们,是我和阿梅想出来走走的。”张华荣出声为胡唐月辩解。
“我
谈到两位替岗的老师,于巧巧说水平不错,来了没几天就引流过来了一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