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娟双手捧着自己的小脸笑,水灵灵的大眼睛泛着崇拜,对韩昭昭说:“韩昭昭,你说的真好!难怪你学习好呢,说话太好听了,我就说不出来,每次写作文我都犯难,不知道写些什么。”
等了十几分钟,班干部和小组长们先后回来了。
韩昭昭看了看,估计种子和菜苗基本够用,缺也缺不了多少。
不过再看工具,她傻眼了,你能相信吗?他们班一共五组三十六个人,学校只给分配了两根扁担四个铁皮水桶、两个镢头、七把葫芦水瓢。
韩昭昭苦笑,看,大炼钢铁的阵痛持续到现在,相信,接下来的几年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老班来了,另一位数学老师也来了,不过数学老师负责教好几个班的数学课,只负责巡视指导几个班级干活。
真正操心的还是我们老班,她主持分配工具和活计。
分配完,同学们开始干活。
她们一组暂时没分到水桶,只分到了一把镢头。
大伙一商量,五个男生负责刨坑运水,三个女生受照顾,被分配往坑里浇水下种子栽菜苗。
因为只有一把镢头,工具不够用,男生们轮流干活。
坑没刨,水没浇,种子就没法下,女生们大眼瞪小眼,只能坐在地头等着。
刚开始韩昭昭也干坐着扔小石头玩,过了一个小时,再看时,男生们连一半都没干完。
他们组分了三分地,照这个效率,怕是两天也干不完。
韩昭昭本来不想出头,有老班呢,哪显得着她?
可经过验证,韩昭昭发现,她还是狭隘了。年长不等于啥都会!
她们老班是如假包换的城里人,对种地还真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她老人家甚至还不如个别男生会干农活。
没办法就得想办法!
韩昭昭扯扯程玉娟的袖子,低声让她喊组长过来。
三个人低声嘀咕了一会儿,一起去了后勤的杂物室。
门一开,入眼的是满屋子乱七八糟的木头。有旧桌椅,有木棍子,有竹竿子,最里面的墙角,还垛了一大堆旧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