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这一观点。
有人质疑现有基础上再加装翼刀是否明智,因为这可能会影响飞机的整体性能,包括升力和失速特性。
还有人提议尝试将现有的多组小翼刀合并成一个较大的翼刀,类似于歼6的研发,但此建议被认为不适合歼8-3这样的大型战机。
经过半小时激烈的讨论后,大家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这时,有人转向一直沉默着阅读资料的许宁,希望他能够提供一种更优解。
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下来,等待着他的回应。
许宁缓缓站起,走向那块挂满研发图纸和测试数据的黑板旁。
“我有个好消息要宣布。”他转向团队,眼中闪烁着兴奋。
“经过这几天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歼8-3原型机气动与结构研发的参数化建模工作。这意味着未来调整研发方案将变得更快捷。”
这成就非同小可。要知道,为了优化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通常需要不断尝试多种研发,直至找到最佳方案。
但有了参数化模型的帮助,只需简单调整几个关键参数就能快速生成新的研发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这个曾困扰林欧华团队一年半之久的问题,在许宁加入后短短数日内便迎刃而解。
尽管他本人对此轻描淡写,但大家都清楚,这背后是他卓越才能的体现。
掌声再次响起,许宁谦虚地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关于机翼改进,我还有一些初步想法想要分享。”
他拿起一根铅笔,在图纸上轻轻描绘起来。
“增加额外的翼刀确实能提高性能,但我的分析显示,机翼后部才是气流最为集中的地方。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将现有的副翼铰链盖板改造成翼刀形状,这样既减少了额外重量又保持了美观。”
“此外。”他继续补充道。
“我们还可以探索在机翼前端添加如前缘襟翼或缝翼这样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