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争取两全其美

“正是。”

徐舒确认道,并打了个响指:“问题明确了,不是元器件的问题,郭工他们可以停止排查了。”

许宁拍了下额头,松了一口气,然后叫来了正在紧张分析电路板的郭林科和他的团队。

如果只是普通的干扰,可能来源众多,比如DRFM(数字射频存储器)组件的质量问题,或是多通道采样的时钟同步错误等。

但是,这些都不足以产生一个正反馈的自激振荡信号。

唯一的解释是:吊舱的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不够充分,使得发射的大功率信号通过接收天线进入了接收机。

14所的技术团队虽然没有徐舒那样一眼就能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在给出了解释后,他们很快理解了情况。

“原来是这样!”

郭林科惊讶地说:“但我们确实已经应用了极化隔离措施啊?”

极化隔离是指将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垂直和水平两种不同的极化方式布置,理论上可以防止两者之间的信号串扰。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完全理想的极化隔离很难实现,总会有一定程度的信号泄露。

“看来我们的极化隔离还不足够,当载机靠近雷达天线到一定距离时,发射机的强大功率就可能穿透极化隔离,干扰接收天线的工作。”

徐舒总结道。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优化研发,提高隔离度,确保系统在各种条件下都能稳定工作。

许宁放下鼠标,目光投向不远处的一号吊舱,轻声说道:

“现在我明白了,雷神公司为何要将吊舱研发得如此庞大。”

徐舒,最初提出疑问的工程师,此时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没错,他们无法解决极化隔离的问题,因此选择了最直接的方法——物理隔离。

只要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足够远,就可以避免相互干扰。”

既然问题已经明了,接下来就是寻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