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常说唐朝将星辈出,但实际上,隋朝比唐朝多得多,从来就不缺少骁勇善战的猛将、行军布阵的儒将。
大隋立国时间不长,但绝对是一个将星辈出的耀眼时代,除了人们熟悉的开国四大名将杨素、史万岁、韩擒虎、贺若弼,还有许许多多勇猛无比的大将。
有二千战十万的达奚长儒、有威镇边关的贺娄子干、有战功卓著的创隋元功虞庆则、有文武双全的高颎、有勇冠三军的卫王杨爽、有一箭双雕的长孙晟、有扬威塞外的鱼俱罗与吐万绪……还有宇文述、王世积、樊子盖、卫玄、杨义臣、来护儿、薛世雄、张须陀、麦铁杖、钱士雄、周法尚、王仁恭、陈棱等等。
杨恭仁、李靖、李景、韦云起、邓暠、张镇周、杨善会、杨元弘、王威、高雅贤、高君雅、王辩、裴仁基、段德操、孟孝敏、王琮这些人都能上马治军、下马治国的儒将。
大隋将星闪耀的原因并不复杂,首先是大隋立国不久,从一开始就一直打仗到现;而且在隋之前,南北混战、兵戈不断;大隋前身的西魏北周,那都是打了几十年战争的。西魏开始推行军政一体的执政思路,从而形成了以军武为主的关陇权贵集团。这些贵族子弟从小就习练骑射,年纪轻轻就上战阵,打了几十年下来,总能有几个百战名将脱颖而出。可以说,名将是尚武年代、战争年代的产物,到宋明这种重文抑武的时代,就再难有将星云集的壮观景象了。
随着老一辈名将的逝死,文帝时期的老将只剩下两人,一是坐镇漠南的老将军李景,一是效忠于唐朝的屈突通。至于杨广提拔起来的名将却是少之又少,仅有的王世充也反隋称帝了。
相对于其他势力,大隋的将星阵容绝对是最豪华的存在,这也是大隋正统继承人给杨侗带来的便利。
老前辈是硕果仅存,而40—50这一阶段绝绝不下不少于十人,李靖的能力自不用说了,人家那军神不是白叫的,杨恭仁、韦云起、张镇周、杨善会、段德操也都拥有着统帅十万大军而能取胜的本事,倒是新生代还没有人冒出头来,不过以秦琼为首的青年辈,都有成为名将的天资。
这些列入精武馆的武学士们,每一周都要交上一篇有关古今战例的读书笔记,并要附上自己的分析和心得。作为精武馆副馆主,以前单纯以冲锋陷阵为主的秦琼面对着苏定方等人的进步,压力山大,这也迫使他抓紧一切空余时间充实自己。杨侗让他主导一军,也是打算让出去秦琼坐镇一方,至于裴行俨、牛进达等将也都纷纷成长了起来。
而罗士信一直跟在他身边学习,为人又机灵好学,也已具备茂守一方的本事,只不过这家伙年纪小,又是贪玩的性格,还需要带在身边两三年。只不过杨侗对他的期望也是极大的。
这时,罗士信笑着说道:“同罗完了,拔也古、仆骨残了,相信薛延陀也好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