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oral?”
慕景池继续摇头。
“做poster?”
慕景池没有摇头了,直接回答,“没有,杨教授说我之前发的论文思路零散,还不足以上台做报告,让我先积累积累。”
张楚阳点点头,对杨教授的做法表示同意,“也是,枪打出头鸟,这种全部是大佬的学术会议,暂时蛰伏是为将来做准备。”
在日常生活聊天中,中英夹杂是很招人反感的,很容易给人一种平白无故的装逼印象。但是博士在交流过程中使用中英夹杂是很常见的,并非装逼,而是不得不夹。
因为科研中有的单词很难恰当的翻译。
比如教授课后布置了一个Project,你翻译成工程?计划?任务?都不准确。
Project一般指一个需要和同学组队分工看文献写报告做成果讲PPT的大作业。但如果你和同学说:“我们老师布置了一个需要和同学组队分工看文献写报告做成果讲PPT的大作业,你要不和我组队?”你是找不到人和你组队的。
像这样的约定俗成的固定说法还有很多。
比如博士发文章一般说发paper;讲PPT报告一般说做presentation;学术会议的口头报告叫讲oral,站墙报叫做poster;在《科学》上发了文章会说发了篇science,避免人家去CCTV找你参加《走近科学》。
能恰当运用英文的博士一看就是学术圈的老江湖,而不是江设计一样的英文运用。
前者是:明天我有个assignment要due
后者是:tomorrow我有one作业要交。
还有一些缩写也常在学术圈中运用。
比如网上比较流行的KKP,意为看看paper。但不知什么时候,就演变成了污黄的意思(滑稽.jpg)。
三人半年多没见,而且处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科研环境下,可以聊天的内容非常多。
从科研聊到生活,又从生活聊到当前的国际关系,偶尔还插两句现在比较火的微博热搜什么的。
直到慕景池被杨教授打电话叫过去。
···
“一些老朋友也都陆陆续续的到达了,你跟着我一起去吃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