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荆州各处多变的战局,让曹昂的精力多数集中在此。
一方面在曹昂的潜意识里,即便是打仗,可以用些取巧之策,但类似那种伤亡极大的,如火攻,如水攻,他是没有想过的。
但是曹昂却忘了一点,历数汉末这段纷争时期,每每诸侯间有大战爆发,特别是那种关键性战役,无一例外全都跟火攻、水攻有牵连。
这也是为什么一场仗打下来,一些诸侯势力就自此一蹶不振了,即便是有些没有这样,但元气也受到极大伤亡。
“公子英明!”
贾诩抬手作揖道:“如若我军想从快攻破樊城,想叫麾下伤亡小些,想叫荆州乱象尽快结束,那水淹樊城无疑是最佳选择!”
如果有可能的话,贾诩是不愿讲这些的。
但知道现在,曹昂麾下这帮谋士,却没有一人提出来此等计策,这就让贾诩在想,自己要不要讲。
而适才曹昂讲的一番话,让贾诩下定了决心。
因为贾诩在心里盘算过了。
如果曹军在伐荆一战失败,那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至于曹军久攻樊城,付出极大代价,才攻破樊城,那伐荆的最大成果,势必不会叫曹军得到。
这就会便宜孙策或张羡。
而一旦形成这种态势,荆州之地也好,南阳、汝南四郡也罢,都将会陷入到无休止的战乱下。
这会让治下群体遭受沉重打击。
更别提形成这种态势,即便曹操将徐州夺占了,可这并不能叫麾下真正安稳,一个江东,一个刘备,会成为腹心之患。
倘若在这期间,雄踞河北的袁绍提兵来犯,那曹氏所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一旦在这纷乱下,曹氏被击败了,那天下会怎样乱,这是贾诩都不敢细想下去的。
“公子三思啊,真要是用水淹樊城,固然能使我军攻克樊城,但在这樊城可不止有荆州兵,还有不少百姓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啊公子,真要决意这样做,这对公子的名望也是不小的打击。”
“公子,此事不到万不得已下,断然不可轻用啊。”
在短暂寂静下,袁涣、鲁肃、娄圭几人神情激动,纷纷上前规劝起曹昂了。
他们所讲的这些,正是他们没有选择讲的原因。
在这个时代,名望是比命都还重要的。
“那要真是这样,到时不仅樊城夺占不了,我军所攻克之地都可能丢掉,届时会引发什么混乱,汝等可曾想过?”
见几人这样讲,贾诩语气淡漠道:“现在我军要考虑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个天下的得失,伐荆之战从公子决意打后,除了功成,再无第二条路可走,这些汝等难道就没有想到?”
鲁肃他们沉默了。
他们如何会没有想到,可不到万不得已下,这种计谋可断然不能用啊,毕竟……
“文和说的没错。”
在此等态势下,阎象脸色凝重,声音低沉道:“就当下的形势而言,水淹樊城,从快攻破此地,这是对我军对有利的。”
阎象在将这些话讲完,袁涣难以置信的看向阎象。
他怎样都没有想到,阎象居然会赞同贾诩的说法。
“不说了!!”
而在此时,曹昂声音低沉道,这使得帐内众人,无不思绪各异的看向曹昂。
“是非功过,待后人评述吧。”
曹昂眼神凌厉道:“文和先生所言,无疑是对我军最有利,对荆州,对南阳、汝南四郡,甚至是对整个曹氏,都是最有利的。”
“大丈夫当断则断!”
“不管此事会惹来多少骂名,那就由某来背负,这与诸君无关,自即日起,开始筹备水淹樊城之事,某要领着大军踏平樊城,围攻襄阳,直到荆州重回汉室治下!!”
曹昂的话,让帐内之人,不少露出复杂的表情,他们知道,自家公子一旦决定的事,那是谁来劝都不好使的。
……
求五星好评,求打赏,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