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统计人口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2259 字 1个月前

西苑湖畔,炮声轰鸣,尘烟四起。

一卒挥动红旗,宣告“五百步”之距。

帝侧炮兵,专业精准,速报战况。

“陛下,可有规律可循?”

朱由校手搭额前,眺望炮火,问向身旁中年士人。

此人乃前顺天府丞,今石景厂厂监毕懋康,他沉吟道:“臣经连日试炮,悟得射程奥秘,与火药之质、量、炮身之斜皆息息相关。而今陛下定火药之量,唯炮身之斜可变矣。”

“略有心得,尚需深研。”

毕懋康谦逊而言。

朱由校颔首,目光转至另一才子孙元化:“元化,卿以为如何?”

孙元化略一思索,答曰:“臣亦以为炮身之斜影响射程,然需试验精算。且欲向徐尚书求教,以博采众长。”

朱由校闻言,摆手示意二人宽心:“寻规之事,便托付于卿二人。火药勿惜,试至精准,士卒操炮自易。功成之日,必有重赏。”

二人拱手,誓不负所托。

“另有一事,需卿等费心。”

朱由校取出木制模型,示意二人:“朕欲一引火小管,内填药物,拉绳即燃,无需烈焰,但求瞬息点火。”

小主,

二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却亦领命而去,誓要解此难题。

朱由校漫步西苑,心中暗笑:“西方炮兵数学大师之说,实属谬谈。炮表在手,何须士卒皆成算家?标准化、规格化,方为正道。”

正沉思间,小太监来报:“吏部尚书周应秋、顺天知府董应举求见。”

朱由校眉头微皱,吩咐道:“让他们在书房候着。”

步入书房,二人已候多时,行礼问安。朱由校挥袖令起,问道:“二位爱卿联袂而来,所为何事?”

"陛下圣明,微臣斗胆请旨,欲自国子监借调才俊数名。"

周应秋轻提衣摆,躬身将奏疏递与近侍太监,言辞间透露出温文尔雅。

"前次科举虽为顺天府添翼,然皆属常设之职。近闻府中正忙于黄册、鱼鳞册之重编,人力略显捉襟见肘。"

他继而阐述,言辞中不乏忧虑之色。

"微臣欲循太祖遗风,恳请陛下恩准顺天府调用国子监学子,以助清丈田亩、编户齐民之伟业。待功成之日,再令诸生重返学府,继续深造。"

周应秋一番话,仿佛一幅幅画卷在御前缓缓展开,勾勒出一段段历史与未来的交织。

言及此,一个蕴含无限潜力的人才宝库,在龙颜之前悄然浮现,恰似明珠暗投,静待发掘。

大明虽国力势微,却秉持着超凡对卖官鬻爵之事讳莫如深,唯恐玷污清名。

然时移世易,至崇祯朝,国难当头,帝王亦不得不打破常规,以解燃眉之急。

昔日,卖官多为国子监监生之席,虽无功名加身,却可步入仕途;而今,更是有爵位可售,金钱开道,权位易主,如张国纪之例,便是明证。

然话锋一转,谈及国子监,朱元璋之慧眼独具,令人叹为观止。

昔时科举停摆,国子监学子一出校门,即披官袍,更兼参与国之大计,如清丈田亩、编纂户籍等重任,皆由他们肩扛手挑,成就斐然。

"国子监之莘莘学子,皆通文墨,无有文盲。"

朱由校闻言,指尖轻敲案牍,若有所思。

人才库藏,他初登大宝之时,已借科举之便,网罗英才。

今周应秋再提调用之事,于情于理,皆可应允,实为锻炼人才之良机。

"准奏。"

朱笔一挥,御批即成,太监领旨,前去批红。

"诸位学子,既具才学,更需历练。"

朱由校目光如炬,望向周应秋与董应举,"望卿等在差遣之际,留心观察,总结经验,尤需慧眼识珠,发掘潜龙在渊之才。"

他引用韩愈之言,强调伯乐之重要,"朕望众卿,尤其是周尚书,能成为大明之伯乐,为国举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