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儿年轻时也受过罪,手糙的像老树皮一样,但在娘家养的好,又不用为儿女操心。
心里压着的事少,人就老的慢。
许灵桃怕公婆用钱不好意思开口,每月还送五百文过去,做足了好儿媳。
花莲儿收着,攒到现在都有好几两银子了。
如今在赵家万事不用她管,除了养鸡养鸭,就是带带孩子,做个饭,每月还有钱进口袋。
娘家离的近,她念着爹娘和哥嫂的好,每月还买点糕点糖给侄子侄女甜嘴。开始还藏着,后来自己卖鸡蛋挣了钱,就明着去,走一趟也花不了多少钱,五六十文就能买好几样。
感情都是互相的,你好我就好。
不管贵贱,花莲儿有这份心,花家几个嫂子就开心的不得了,也乐意给小姑子面子,说赵家的好。
最主要花莲儿不像张氏一样要强。
村里人巴不得赵家的日子不安宁,旁人过的太好了,就衬出她们的日子苦。
因此总想着拨拨话,拱拱火。
什么赵大郎几个到底不是你亲生的,哪能真心孝顺你,都念着生母呢。你是婆婆,就该你当家才对,钱拿在手里,才能靠住。
有有人说,家里田地以前多亏了你家老大伺候,如今一分家,别的倒是吃香喝辣享福去了,你家那个还苦在地里呢。
甚至还有人说到张氏,上个月我瞧见你家大郎去那头了,手里提了不少东西,肯定还有银钱孝敬。这人都嫁了,还生了崽,过年走一趟就是了。平日还把钱送到那边去,不就是没把你放在眼里,怎么说你都是上头的“娘”。
诸如此类的话数不胜数。
这些人以前在张氏面前也是这样撺掇,多是说你妯娌小叔子厉害,难怪你婆婆就看重那边。 将来出息了,你们两口子还怕没好日子过?
张氏要强,在村里一向是贤惠好儿媳的模样,如今听村里人说这话,非但不觉得开心,反而觉得没脸。
都是赵家儿媳,凭什么她们大房就得靠三房四房才能出息?因此铁了心要把妯娌比下去。
心里想的多,人不累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