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宝歪头看了他一眼。
你行你来啊。
钱妙来是个窝里横,在认识的人面前该说说该笑笑,但一出门,鼓起全部的勇气都不敢跟老人搭话。
好比此时,他明明可以自己问,偏偏要多此一举让蓉宝开口。
李为先皱眉“啧”了一声,颇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意思,“你个怂货!”
钱妙来低着头,不敢反驳,更不敢吭声。
他也不想这么窝囊,但就是怕,就感觉上了年纪的人都是洪水猛兽,一张嘴就能把自己吃了。
胡老头看的乐呵不已,年纪大了,心里就想着子孙绕膝,儿孙满堂,只有哪有事事称心如意。
儿孙出息,势必没有多少时间来陪着他这个老头子,逢年过节,一家子人能坐在一块吃顿饭说说话,就不错了。
“你们这群娃子也怪,不在学堂里读书,偏顶着日头来地里。”胡老头问道:“你们先生又出了啥子课业?”
蓉宝揪着地上的上,都快把地面薅秃了,其实先生出的那个问题没什么好问的,村里人又不是钱多的没地方放,人也不傻,读书不能当官挣钱,谁白费这钱。
既然先生已经问了,那肯定是有答案的,而且这个答案还跟能不能打三春鸟,不言教化有关。
她面色郑重了几分,是以往向先生请教学问那样,“胡爷爷,您觉得读书除了当官挣钱还有别的好处吗?”
胡老头一愣,随即笑道:“不能当官挣钱念啥子书啊。”
“可是读书可以学很多道理,不用出门,也能晓得很多外面的事。”
胡老头摇着脑袋,“不能吃不能喝,有啥用啊?世上到处都是道理,不只你们做学问的人晓得讲道理,我们也晓得讲,不过话说的没你们好听。”
蓉宝拧着眉,这个答案显然没有任何用,不说村里人,就是城里人,在别的事上,大家伙可能意见有分歧,但对于送孩子去念书,哪个不是望子成名。
但先生想要的肯定不是这样的答案。
嘉宝也沉心思索,回忆起先生说的话,和没有得到答案的几个问题。
半晌后,蓉宝又问,“胡爷爷,是不是不能打三春鸟,吃三月的鲫鱼?”
胡老头不是猎户,不知道打鸟的规矩,但老辈有说四月不捞鱼,不过这规矩能填饱肚子的时候听听就算了,要是饿着肚子,就算皇帝爷家里的鱼,也照吃不误。
“外头不知道啥规矩,我们村倒没听过这说法,老辈有说不吃四月鱼,但也不算规矩,要是饿肚子了,只要是能吃的东西,抓到什么就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