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陪团

方永智决定从女工入手。别说这招儿还真灵。方永智很快就招来了几名中年妇女。他手把手给她们技术培训,没想到的是,女工们上手很快,焊缝基本合乎要求。不过,方永智并不满足,在他看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第一次与人合作,必须交出满意的答卷。方永智制定了更加严苛的焊接标准,他对每一道焊缝都严格把关,精益求精。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女工们在方永智的言传身教之下,焊接技术突飞猛进,甚至毫不逊色于大厂的男焊工。

工厂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开业了。女工们不但心灵手巧,还特别好管理,干活也很少挑剔,工厂生产迅速走上了正轨。

钟老板的订单纷至沓来,工厂不得不增添新机器。随着新机器的运转,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一些男焊工看到工厂的变化开始改变思路,陆续进厂上班。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人看到女人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干活有劲头儿,生活有奔头儿。大家你追我赶,工厂面貌日新月异。

钟老板的单子还在增加,方永智和江心洲一起商量后决定继续增加设备和人手。不停地有新人入厂,原来的单一白班也改成了三班倒。

钟老板对江心洲和方永智的工作赞不绝口,凡有大订单到来,必第一个派给江心洲的厂子。

看着生意越来越红火,俩人脸上都绽开了笑容。按目前发展势头,保守估计一年净利润也有五十万元。

就在工厂忙得热火朝天的当口,钟老板打来电话,说市贸促会来了一个俄罗斯代表团,想找俄语翻译。义乌学俄语的人凤毛麟角,比大熊猫都稀缺,钟老板想来想去,便想到了方永智。

厂子这边已经步入正轨,技术培训基本告一段落,在征得江心洲同意后,方永智接受了钟老板的请求。

代表团的行程排得很满,从义乌到杭州、上海、南京、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和广州,最后一站是深圳,几乎把全中国走个遍,这一趟走下来至少要三周的时间。

方永智走了,留下江心洲全权管理工厂。看着忙碌的员工,不停歇的机器,江心洲心里无比惬意。他为自己的才华而自豪,为自己的成就而陶醉。

方永智离开后的第一周,江心洲交了第一批货,钟老板很是满意。江心洲粗略算了算,这一周就能净赚三万元,除去方永智的一万,自己能拿差不多两万。原来赚钱竟如此容易,他不禁有些飘飘然。

正是: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江心洲觉得生意做大了,自己可以稍微歇歇了。于是,他没和方永智商量,擅自招聘了车间管理员、品管员,原来自己负责给员工买菜,现在权限干脆下放给做饭的大妈,由她自己采购。江心洲偶尔到厂子里走走,不过是走马观花,摆个样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网吧上网。他现在成了甩手掌柜,职责全部下放,好嘛,无事一身轻。江心洲俨然成了一位大老板,用不了多久,他江心洲就可以在义乌买房买车,如果运气再好点,说不定可以去杭州购置房产呢。一想到这儿,江心洲脸上就笑开了花。

方永智离开义乌后马不停蹄,陪俄罗斯代表团到国内各地参观。代表团人数庞大,有三十人之多,来自全俄各地和各行各业,有海关的,贸易委员会的,外贸公司的,大型联合企业的,也有移民局的。其中来自伊尔库茨克市政府的官员瓦季姆和方永智走得最近。或许伊尔库茨克和沈阳是姐妹城市的缘故吧,瓦季姆经常造访沈阳,对沈阳有种莫名的好感,见到方永智也就越发亲切。一路上两人谈天说地,很合得来。

行程还不到一半,方永智就感受到了祖国的飞速发展,国内商品的丰富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通过和俄国客人交流,他深感中俄之间蕴藏着无限商机,俄罗斯迫切需要中国商品,特别是轻纺产品和电子产品,而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汽车配件、金属原材料和木材等需求旺盛。

方永智很感激钟老板,这次旅行对自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遇,不仅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结交了一些俄国朋友,获得了一定的人脉,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份机会,方永智想象着,如果有一天自己闯荡俄罗斯,说不定这些人中的某一个就会成为自己的好搭档,好帮手。人不能等有用时才去交朋友,那样是来不及的。交朋友更像是投资一支长线股票,买了先放着,等有一天大涨时再抛售套现。

方永智决定从女工入手。别说这招儿还真灵。方永智很快就招来了几名中年妇女。他手把手给她们技术培训,没想到的是,女工们上手很快,焊缝基本合乎要求。不过,方永智并不满足,在他看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第一次与人合作,必须交出满意的答卷。方永智制定了更加严苛的焊接标准,他对每一道焊缝都严格把关,精益求精。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女工们在方永智的言传身教之下,焊接技术突飞猛进,甚至毫不逊色于大厂的男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