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情报网

见龙定鼎 神哥废柴 3239 字 3个月前

褚燕见此也凑了过来小声说道“大哥!让小弟也挑两个回来暖床呗!”

赵云听罢一挑眉说道“你的妻子公孙丹又怀孕了吧!你小子肯定是憋坏了!纳妾娶平妻可以,不过必须经过正妻的同意,同时我也说过外族女子,不可以成为正妻或平妻,只能当妾室,只要你夫人同意,就不必我给你了吧!”

三韩与百济常有新罗婢女流入乐浪郡,不少县城多能买到,倒不是褚燕买不起,而是褚燕此人极为惧内,若是赵云送给他的,褚燕的正妻公孙丹便不敢拒绝。

汉民族是一奇怪的民族,不知因何原故,从古至今皆是男多女少,加有钱有势的多吃多占,光棍自然是多了起来,引进周边的女婢,也是有历史。

汉武帝时期,长安城中就因为光棍过多,又流落成了街头地痞流氓,加上有功的功勋子弟,竟然成为了首都的一害,大大影响了长安治安与稳定。

汉武帝想了一个办法,将他们征聚在一起,并且发配到了东南沿海,功勋子弟们与地痞流氓们,到了之后就娶了当地的山越女子,这是有史可考的事件。

以至后世的基因调查发现,东南沿海的父系血统与北方的几乎一致,而母系血缘则是相差甚远,汉民族果然是汉子传承的民族。

而今的乐浪情况也是差不多,几十万的黄巾军流民,虽然都是拖家带口,但也是男女比例失调,南方的三韩与百济,抓住了这个商机,他们有专门的调教机制,调教出来不少女仆,被称为新罗婢女,大量的卖往乐浪郡,价格也还算是合理。

赵云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他手有九百多名新罗女仆,都在母亲那里种桑养蚕,也负责织布料,是不是想着将这些女仆送出去。

可是有两点担心,第一怕触犯母亲刘妤,好不容易母亲才建立起织布工坊,形成了种养织一条龙,自己不敢轻易去破坏。

第二点,赵云担心这一千名新罗女仆中,有三韩来的细作,必竟她们全部经过培训的,送给军官与文吏们,岂不是成了一张巨大的情报网。

其他人都离开侯府后,赵云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将女仆们做为人情送出去,自然会换来众军官文吏的忠心,但是其中的细作,他没有能力去甄别,若是女仆们能效忠自己,那这张情报网,将是赵云手中的保障。

这时候突然窗外传来了鸟叫,这是史阿与赵云的暗号,史阿做为赵云的暗卫,将会来拜见赵云的信号,赵云听罢眼前一亮,也立刻回应了史阿。

史阿随后就出在赵云的书房之内,史阿向赵云开门见山的说道“史阿拜见君侯!今时我们天志有事相求,还请君侯出手相救!”

赵云转过身回道“你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办到的,定会尽力去做!”赵云与天志盟关系颇深,双方有着深死的信任,天志盟能开口,肯定是有什么难处。

史阿恭敬的回道“君侯应该也知道,江夏人赵慈谋反,杀死南阳太守秦颉之事。日前我天志盟受顾于南阳太守秦颉,成为了太守的护身保镖。副盟主子承师叔,亲自率领千名剑士,也没有保住秦颉的性命,还损失了不少剑,师叔也受了伤。我们在南阳的密密基地,也因此受到赵慈的攻击,家属女眷损失过半!”

听到此处赵云突然瞪大了眼睛,他没有想到,天志剑客们还有家属妻儿,看来他们也不全是孤儿浪子。

史阿继续悲伤的说道“我师傅本来是打算,将剩下的属眷送到司隶隐藏,可是司隶地区也太平。家师思来想去,整个大汉也就是君侯的乐浪相对安全可靠,便想着将家属们迁至乐浪,还请君侯能给予安置!”

赵云听罢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没有问题,只要你们不嫌弃尽管前来便是,乐浪虽然是地广人稀,而且十分的苦寒,但一天两餐吃住不愁!”

史阿听罢便下跪回道“多谢君侯大恩!我天志盟将誓死效忠君侯!不瞒君侯,而今我们的情况极差,收入尚不稳定,而且损失惨重,盟下剑客已不足两千,家属人员一万有余,原本的积畜还遭赵慈抢掠,可以说是几无生路!”

赵云听后十分震惊,没有想到天志盟损失了一半的家属,还有一万多人。随后赵云脱口吃惊道“这么多的家属啊!你们天在外,如何有这么多的家眷?”

史阿还会以为赵云是嫌弃人太多了,立刻又下跪说道“还请君侯尽数收留,我天志盟上下日后将为君侯一人所用,忠心耿耿永远不心,愿意为君侯上刀山下火海!”

赵云见史阿误会了自己,赶忙想将他扶起身说道“你这是做什么?若是你们愿意全部都来乐浪,我是非常欢迎的!”

此时赵云是心口不一,他最关注的是天志盟将为己所用,那块盟主令牌会不会也交给自己,实际上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他又不得装逼,矢口不提接受他们的效忠。

其一天志盟有做情报机构的潜质,其二也能成为赵云的暗卫,其三赵云有可能得到钜子令之一的天志令。

赵云的心里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统一三墨,将墨家的技术、武力及部分学说,抓在自己的手中,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思想派系。

史阿起身后又继续说道“我师父来信,若是君侯愿意,师父将献上天志令,从此君侯将为天志盟的新盟主!”

赵云听罢心中窃喜,但是嘴上却说道“万万不可如此,贵盟今日的遭遇,我也有责任,若不是我叫你们改行,也不至有南阳之事。若是贵盟愿意全来到乐浪,休整恢复实力,我赵云必会顶力相助,决对不可以提让盟主位置,我赵云对贵盟并无半点功劳,何得何能居此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