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见此便微微笑道“巴大师不必拘礼,有什么尽管说,在本侯面前无须避讳!”
巴讯才缓缓说道“回禀侯爷,我等漆艺工匠五十余人,虽然不敢说手艺天下第一,但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如今到了乐浪却无用武之地,听闻侯爷要开办印刷坊,想来印刷也需要油墨,油漆刷木也是我的强项!”
赵云瞬间听明白了,立刻打断说道“巴大师讲得有理,你们是漆艺工匠,用于印刷的油墨也需要特别制作,你们能调制油漆,也算是与印刷沾边,本侯批准你们去印刷,不过你回去吿诉一下羿大师,不可放下你们的原本手艺,搞印刷是暂时,将来乐浪还需要你们回归本职!”
巴迅听后立刻下拜感谢,随后便开心的回去招集弟子,也打算与羿贞一块去报社报到!
油漆技术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古人就会漆树皮里的黏汁,制成的用以装饰及保护物器的涂料。
春秋战国以前,油漆只有棕色一种颜色,到了秦汉时期,油漆有兴盛的发展,漆艺工能炼制出黑、红、棕、黄、金黄和绿色等颜色的油漆,同时漆艺也成为上流社会的专用,家具、地板、房屋构架都有上漆防驻,特别是做为食用的漆碗、漆碟等更是十分精致。
与后世的工业漆不同,古代的油漆全是树木所出,可以说是纯天然的油漆,如今后世鲜有人会用这种天然漆,因为古油漆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天然漆价格十分昂贵。
五代十国时期,朱遵度便撰写了《漆经》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漆艺书籍,从书中也能看出,古代的漆艺和后世的油漆,无乎是两种不同概念,或许也只能从功能上分辨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关于活字印刷术,赵云并不能算是发明者,因为赵云只是提出了思路,具体则是由王烈、羿贞、巴迅三人去研究完成。
王烈三人回到报社,便全心投入了印刷事业,只是三天向赵云汇报一次研究的结果,活字印刷术并非是光靠思路与匠活能完成的。
因为字章所用的木材,也需要无数次的实验,什么样的木材适合雕刻,同时也适合印刷,能印出清晰的字迹,什么样的油墨不会散墨,并且不会轻易掉色,等等诸多繁琐的问题,都需要调整、实验与改进,是能不定下严格的期限。
活字印刷术一旦实验,还需要鲁杰的出手相助,鲁杰可以用自己的机括知识,为印刷设计出一台便方实用,并且有效率的印刷机械!
做为同贤会的会长,鲁杰要为水利工程设计水车及水闸等,而且还要因地制宜。还要为兵器坊改进机件,还要改进织布机、纺织机等,最主要的还是为造船设计全图,同时还要教授学生,据说他的助手弟子,就达到了二十几人,好在人家鲁杰脑子够用。
而赵云则将自己的精力放在食物,白天上午去郡衙与征东将军府上班,审阅一些文件竹简,每个地方各一个时辰,当然大部分的琐碎事务,皆让审配与沮授分责处理,赵云只是处理一些大点的事。
下午则是回到府中,全身心的研究食物,主要还是为了推广番薯加工,也弄一些后世的菜色。
赵云一直以为,北方民族能与汉族对抗,主要还是他们的机动能力强,赶着自己的牛羊马匹,便可以快速离开,广阔的北方草原,也是任他们自己的骑兵奔驰,加上他们对地理的熟悉,使汉军往往抓不住他们的尾巴,也不能就地得到更多的补给。
而汉军方面有食物与战马的劣势,汉军士兵皆以五谷为食,一支一万的汉军,一年就需要五六万石的粮食,看着似乎不是很多,但是运输则是非常的麻烦与困难。
一万的军队可能需要两万人来做后勤,加上军队长屈直入,后勤运输线拉长,一旦敌方切断自己运输线,那汉军将不战自退,而游牧民族还可以利用时,拖跨汉军的后勤的补给,当然这已经不是某一个朝代特有的困难,几乎每一个时代都存在。
当然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冠军侯霍去病,他采用的是突袭和以战养战结合的战术,后世许多人知霍去病的功绩与风光,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有必要的前提!
一则是汉武帝对霍去病无限的信任与无边的支持,汉军的优良骑士、战马、兵器,随霍去病选择,特别是战马,霍去病的骑兵几乎是一人多马的配备,所以骑兵可以途中换骑,能快速的袭击敌军,使匈奴人往往毫无防备,从而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并且战后能就地补给,因为匈奴人根本来不及带走物资。
二则是卫青的铺垫,河朔之战卫青俘获牛羊马匹上百万之数,为汉军之后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大量的优良战马,否则霍去病那里来的那么多战马,可以用来跑死与损耗。
汉匈之战中,大汉一方少不了武帝的毅志,少不了将帅们的能力,也少不了汉军士士气与信心,更加少不了优良的战马。
然而以上条件,此时的赵云多没有,皇帝陛下昏庸无能,朝中大臣勾心斗角,大汉百姓四处起义,而如今赵云手上也没有太多优良战马,仅仅是靠与高句丽的贸易换得。
只要赵云将来想称霸东北,与高句丽一战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将来的战争,赵云必须提前考虑食物问题。
若是乐浪百姓能将番薯加工粉条,不必使士兵们在阵前用石臼舂米做饭,能更加专注的去打仗。
同时也能减轻后勤的压力,番薯粉条比其他未加工的谷物,更容易运输与储存,士兵们煮食也更为方便快捷。
所以赵云一直在制作番薯粉条,还时常与周仓到街上去宣传,又请来各乡县的农户代表,现场教他们制作粉条,并且还开办一次粉条宴会,将乐浪的各级官吏叫来品尝。
赵云见此便微微笑道“巴大师不必拘礼,有什么尽管说,在本侯面前无须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