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赵云及其所率众人行至距离国内城仅有五里之遥的时候,前来迎接他们的人着实令人感到诧异万分。这批来者既非镇东军的将士,亦非伊夷模、高男武的人马,竟然是赵云的旧相识——丸都古雏加赤孔。
只见赤孔亲率三千精锐骑兵风驰电掣般赶来,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涓奴部的吐猝苏扎士。很明显,赤孔和苏扎士为此已经精心筹备许久,方才能够抢先一步,赶在镇东军抵达之前成功与赵云碰面。
起初,赵云心中不禁暗自揣测:难道是那固迪眼见局势不利,已然陷入绝境,想要孤注一掷、狗急跳墙?莫非他企图在此设下埋伏,对我军展开突然袭击,妄图借此扭转乾坤,一改当前自身所处的劣势局面?
可是,随着双方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待赵云靠近仔细观察一番后,方才发现情况并非如他最初所想那般。原来,赤孔与苏扎士二人皆已翻身下马,并恭敬地俯身伏地;不仅如此,那三千精骑同样纷纷下马,整齐划一地半跪在地上。此情此景,一目了然,这些人丝毫没有半点发动攻击的意图。
赵云见此情形,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他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决定亲自前往一探究竟。毕竟,眼前的情况实在有些蹊跷,不能掉以轻心。
与此同时,镇东军早已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对这三千人马的包围。他们行动迅速而隐秘,仿佛暗夜中的幽灵一般,不给对方丝毫察觉的机会。这样严密的部署,就是为了以防其中有诈。
赵云稳坐马背,手中缰绳轻轻一抖,胯下战马便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阵阵尘土。转眼间,他已来到距离赤孔仅十步之遥的地方,然后猛地勒住缰绳,骏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长嘶。
赵云稳稳地坐在马上,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前方伏地的赤孔。随后,他朗声道:“古雏加大人,您这是何意啊?”声音洪亮,犹如洪钟大吕,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不息。
赤孔听到赵云的问话,身体微微一颤,但并没有立刻站起身来。他依然伏在地上,头也不敢抬,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回禀大将军!小人乃是高句丽王室子弟高伯赤,今日特代表家父高仲固前来向大将军讫降求和!还望大将军网开一面,饶过我们父子二人以及涓奴一部。”
赵云听完赤孔的话,嘴角泛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他呵呵笑道:“高伯赤?这恐怕只是你的汉名罢了!你们这些高句丽人,向来不尊汉制。你们的前任高句丽王不幸遇害之时,你们竟敢犯上作乱,强占国都。不仅如此,你们还穷凶极恶地追杀王子高贴夷和王妃,妄图自立为王。更可恶的是,你们竟然不把我大汉皇帝的册封放在眼里。如此种种罪行,难道你们以为可以轻易逃脱惩罚吗?”说到最后,赵云的语气愈发严厉,令人不寒而栗。
赤孔听完之后,毫不犹豫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抬起头来,满脸诚恳地说道:“君侯啊,请您先不要计较所陈述的那些罪责!小人心怀忐忑,但还是斗胆恳请君侯能够给我们这些卑微之人留一条生路啊!君侯您率领大军踏入高句丽这片土地,原本的初衷肯定是为了维护正义、秉持公道而来,绝对不是为了肆意屠戮百姓,这本就不应存在任何偏袒之心啊!”
然而实际上,此刻赵云的内心深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意。这突如其来的请降让他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因此,赵云始终保持着沉默,并不发表任何意见或看法,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尊贵身份来稳住局面。
当然,面对这样的局势变化,对于镇东军来说,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目前还难以准确判断。于是,赵云轻轻摆了摆手,语气沉稳地回应道:“高伯赤啊,你说得确实不无道理。我大汉向来都是以德服人的,不会轻易动用武力挑起战端,凡事都讲究以和为贵。而且在处理各个附属国家的事务时,也一定会做到公平公正,绝对不会对任何一方有所偏向。但是呢,这一切都是针对那些真心归附于我大汉帝国的属国而言的。而你们高句丽的立场却是摇摆不定、反反复复,如今唯有王子殿下高贴夷有意归顺我大汉,你说说看,叫本侯到底应该帮助哪一方呢?”
赤孔闻言,毫不犹豫地再次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击地面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音。只见他抬起头来,目光坚定且诚恳地说道:“我国之前的两位大王的确都是些左右摇摆、立场不定之人,但这绝不意味着我的父亲也会步其后尘啊!君侯大人您定然也是心知肚明的,长久以来,我们始终与公孙太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我们对大汉的向往之心早已表露无遗。依我父亲之意,如今高句丽所占有的大片国土,其中绝大部分乃是昔日汉朝四郡之一——玄菟郡的固有土地。既然我高句丽已然尊奉大汉为宗主之国,那么理应归还这些故土才对啊!哪有下属国家侵占天朝领土的道理呢?”
赵云静静地听完赤孔这番话后,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讶和喜悦。他着实未曾料到,固迪所抛出的筹码竟然是玄菟郡的故土。
要知道,这片土地对于大汉而言意义非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也是赵云此来真正的目的,因此,这个筹码足以令赵云感到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