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池色清,人如玉

兰陵风流 君朝西 1898 字 2个月前

还可见名为“蓋(衤+蓋)裆”、“盖裆”者,常用有紫绫、红锦、绿绫等较华丽面料,并且往往与贴金衫子、画帔子、绫裙等成套组合,也是一种盛装上衣。也可作为新娘婚服。

【背子·短袖衫子·半袖】

衫子之外,常套有一件短袖或无袖短衣,其领式与衫子一样也有圆领对襟、直领对襟多种,或应称为“背子”、“短袖”。

其名称以往多认为即“半臂”,但“半臂”在唐代文书记录中的定义特指男装中“带襕之无袖交领短衣”,女性裙衫外的半袖衣形制则与之不尽相同。而且翻诸各种唐代女衣清单,均不见半臂一词(唐代女性的确也可以穿半臂,不过是在其穿男装、胡服的情况下,不宜混为一谈)。那么这种上衣到底应该被称作什么?

其实背子是无腰襕的无袖夹衣,以锦制成,作为女性外层衣。

把唐代用华丽面料制成的女性无袖外衣称作“背子”,是比较妥当的。

另外,唐代文献中还有“半袖”、“短袖”之称。大致有两种,一种几乎无袖,一种是中袖短袖。也有可能“背子”特指锦制无袖衣,而“半袖”、“短袖”指袖长比“背子”略长,面料也更为普通多样的衣物。

【帔子·礼巾】

女性衣外还会披挂一条长巾,现在习惯称之为“披帛”,但在唐人语境中,通常称“帔子”、“帔”,有时也写作“披子”、“被子”。

帔子的面料常用轻透的纱、罗,如“紫银泥罗被(帔)子”、“碧罗帔子”、“绯罗帔子”。壁画中常见半透明帔子,还有杂色菱纹罗,另有天青色敷金彩轻容,其上还有金色花朵。

也有较厚重的夹帔子,如“绿绫夹帔子”、“紫小绫袷帔子”,可供天寒时使用。

中晚唐的帔子装饰越发华丽,除了印花、泥金外,还有刺绣、彩绘、夹缬、晕裥等多种装饰工艺,如“晕绢帔子”、“紫绣帔子”、“黄画罗帔子”等等。

晚唐五代北宋,还常见“礼巾”、“领巾”、“令巾”等词,如“贴金礼巾”、“银泥礼巾”、“白小绫领巾”、“淡绣令巾”,均与裙衫或华丽的礼衣配套出现,同属帔子类服饰,之间或有长短大小之异。

帔子的披挂方式很多,较常见的是一端纽系于胸前,另一端向后绕过肩背,再垂于身前手臂间。比较厚重的帔子还可由后绕向前,在胸前相交,几乎相当于一件上衣,也有一定的御寒作用。也有将轻薄的纱帔子由前往后披挂,两端飘垂于身后。晚唐五代盛装所用帔子极长,其缠绕方式也更为迂回。

【裙】

间裙

唐代裙子的样式有多种,并且随流行而更替。

初唐常见魏晋以来流行的间色裙,其条纹逐渐由粗变细密,色彩丰富,但以大红间以他色为主,正仓院中恰有一件紫绫红臈缬絁间缝裙,便是紫红相间。

至于名称,魏晋至初唐,文献中有两色“双裙”、“复裙”、“间裙”的称呼,或许与此有关,也有直接以两色称之,如“绛碧裙”。

间色裙南在魏晋南北朝时便已传播至朝鲜半岛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