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雄兵聚河南

楚兵 一代神坑 2025 字 9天前

“这次好好跟着天公将军,莫要堕了咱屯子的威风!”

开封城外,几十里篱笆茅屋。

随着宋国政权稳定,开封地带也出现了流民问题。

宋国道圣储梁的行为,比洛阳官员好很多。

他安排二线兵卒修建了长达数里的茅屋,使得十万多流民有栖身之所。

随着宋国官员渐渐安置遣送,这里的流民慢慢消失,

如今此地,人少屋多,倒是显得有些冷清了。

庞大的茅屋群边缘,官道上站满了泪流不止的黄衣亲人,

他们挥手送别孩子,送别丈夫,送别父亲。

对方是北疆来的大楚双雄,是罗浮山、野狐滩之战,威名远播的边军精锐。

那些能打赢异族的楚兵,该是多可怕呢?

很多宋人拼命呼喊自己的亲人,因为离去,就很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九月开封郡南二十里,

篱笆小屋,老树枯藤。

兵卒们走远了,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流民群怔怔的望着,久久不愿散去,

某一刻,他们再也忍不住,哭声一片。

他们不敢在出征宋军的面前哭泣,他们害怕影响了宋国儿郎的士气。

--------------------

“快,快走,前方的弟兄们,天黑前进入阳城军营。”

“墨叽什么,灭宋就在巨野,大伙争取混个功劳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义县,

历来是大楚河南道出匪徒的地方。

这里是汝宁郡与阳城郡交接处,属于两不管地带。

此刻,一望无际的平坦官道上,车淋淋,马萧萧。

一支长达十数里的辎重队伍,嘎叽嘎叽,缓缓向巨野战场前进。

河畔古道,旗帜连绵,这是一支庞大的楚兵,足足两万多人。

有昂首挺胸,甲胄齐备,步伐整齐的精兵,

也有一些肩扛长矛,吊儿郎当的散兵郡兵。

更有一些甲胄都没有,就穿着红色葛布戎衣的民夫徭役。

宋国在集中兵马,楚国自然也在尽可能的抽调兵力。

汝宁郡、汝州郡、陈留郡、甚至河内郡,

附近能调动的散兵、郡兵,宛如小溪汇聚大海,疯狂向楚军巨野大营集中。

不同于宋军风萧萧兮易水寒,

大楚的底层军队,信心还是挺足的。

这支队伍成分很杂,各种兵卒都有,但士气不错。

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大多在讨论立功之后,能得多少封赏。

圣武皇帝是很讲信用的,尤其是在军中。

他在洛阳登基的过程中,立功的将士们,都在兵部登记造册。

即使河洛财政再难,楚帝宁可自己拮据,也决不克扣立功的赏钱。

七皇子项济军武出身,他常常告诫身边的大臣,

不能让楚国的勇士,流血又流泪。

河洛皇帝讲道义,不苛责大头兵的名声远播。

这使得河南战场,楚军各地赶来的兵马虽少,但他们却士气高昂。

听着前线频频传来的捷报,大部分人恨不得再长两条腿。

生怕走慢了,抢不到前方的功劳。

似乎宋国如猪狗,战功唾手可得,

殊不知,这些东西要拿,得用他们的命去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