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

莒国公吴玠

英国公种彦崇

胡国公宋江

追封,种师道汉阳郡王

追封,种师中武都郡王

追封,姚古安定郡王

追封,折可存长平郡王

二十四功臣即日造像,由翰林图画院院士张择端掌笔,画好之后悬于崇德阁楼上,以叫后世记仰。

二十四功臣不卸任,不释权,正常致仕,爵位世袭罔替。

二十四功臣赏赐国公府,赏赐金银锦缎,宣告天下,三日后开公宴,君与同乐。

这时大殿内外开始用乐,此番用的是雅、燕二乐,然后有舞,都是朝会内容。

乐舞之后,又有一些仪式,然后宣告大朝会结束。

翌日,将崇德阁二十四功臣之事宣告天下,叫四方万民得知。

三日后大庆殿开宴,自午至晚,君臣同乐。

自此封赏完毕,有在外任职者皆回任上,在京者继续事职,边陲者一年之后,都被赵柽调离,换繁华之地。

天下遂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万邦臣服。

二十四功臣里,年轻的国公居多,但也有岁数大者,如宗泽,如折彦质。

天健三年之后,一些岁数大的国公逐次辞官,都在京中居住颐养天年,并无告老还乡一说。

又过一年,依然有十余位国公在外任职,担当重任,掌握政事兵权。

天健六年,在一场鹅毛大雪之中款款到来。

这一年,赵诤十四岁,已经回去高昌城三年多时间,封宁王。

赵熹十三岁,封恭王。

赵诣十一岁,封定王。

赵悦十岁,封明珠公主。

赵谙十岁,封崇王。

赵谚五岁,折寒梅出,封安王。

赵谦四岁,简素衣出,封祥王。

赵敏三岁,萧敏出,封真庆公主。

余下还有十几名子女,都年龄尚小,不一一道。

赵柽没有多纳妃嫔,除了原本几人,再入宫的也都是曾有交集的身边人,同样也不选秀,有大臣提议,也全部拒绝。

天健六年五月,他将一些在外任职的国公调换了路州位置,宋江由云南路调到陕西路任安抚使,永兴军路名称取消。

除了宋江之外,其他所有人几乎都有调动,杨志调至京城,任枢密副使,姚平仲调高丽路,任经略安抚使,张宪外放熙河路,任经略安抚使等等。

六月,东京的天气已经十分炎热,赵柽在萧敏宫中抱着小赵敏,逗弄着这重练出来的小号玩耍。

小赵敏长得像他更多,虽然年龄小却也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且眉宇间有一股英气,与赵悦小时候一样极少哭,这时正摇着一个拨浪鼓,“咯咯”笑个不停。

赵柽道:“这样才对,三岁不正是好玩的时候,哪像悦儿那个不听话的,三岁那年居然坐大雕逃出东京,还抓了条蛇说献给朕,真是,唉唉……”

萧敏抿嘴不语,赵柽又呆了一会,出宫往张贞娘那边去。

张贞娘在去年和前年新添一子一女,不过此刻她并没有哄带孩子,而是在案边整理一些纸稿。

赵柽走进来她并未察觉,待发现时赵柽已经站在身前。

“贞娘,修改完了吗?”

张贞娘莞尔道:“陛下,都完毕了,一共八部戏文,都是按照陛下给出的纲目写完且修整好的。”

赵柽点了点头,拿起来翻看。

张贞娘又道:“陛下,我之前未曾询问,这八部戏文,包括早就完成的奇袭庐州城,白发记,都有一些……”

赵柽道:“有一些什么?”

“有一些……不太合世情。”

“不合世情就对了。”赵柽把戏稿拿起:“如今八文完成,贞娘你也该歇一歇了,这几年辛苦你了。”

张贞娘摇头:“辛苦什么,总有些事情做才不会闷。”

赵柽笑道:“那不妨再写些东西解闷,这些我都拿走,很快就会在全国各地上演。”

说完,他出了门,随后叫张迪传旨,唤欧阳北入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