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希望的种子

我回头一看,只见李铁匠和王工匠,正朝着这边走来。他们手里,还拿着几件打造好的农具。

“李叔,王叔,你们怎么来了?”我有些惊讶。

“小宇啊,我们听说你这里需要改进农具,就带了些家伙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李铁匠笑着说道,黝黑的脸上满是真诚。

王工匠也点点头,补充道:“是啊,你小子搞的这‘培土器’,我们可是研究了好几天了,确实是个好东西,就是做工有些复杂,成本有点高啊。”

我顿时明白了他们的来意,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我连忙起身招呼道:“李叔,王叔,快坐快坐,咱们边喝茶边聊。”

我从屋里搬出凳子,又泡了一壶茶,三人围坐在田埂上,开始讨论起“培土器”的改进方案。

“小宇,你这‘培土器’的设计思路确实不错,但是结构还是有些复杂,你看能不能简化一下?”李铁匠指着“培土器”的连接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是啊,如果能用更少的材料,做出同样的效果,那成本就能降下来了。”王工匠也附和道。

我认真听取着他们的意见,一边思考,一边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李叔和王叔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们的建议都很有针对性,也让我对“培土器”的改进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几乎都泡在田里,和李叔、王叔一起,不断地测试、改进着“培土器”。在他们的帮助下,“培土器”的性能越来越稳定,制作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更让我欣慰的是,一些年轻的村民,开始对“培土器”产生了兴趣。他们经常聚在我的田边,好奇地观看着我用“培土器”耕作,还不时地向我请教使用方法。

“小宇哥,你这‘培土器’真能省力啊,我试着用了一下,感觉比传统的锄头好用多了!”一个叫二狗的年轻人,兴奋地跟我说道。

“是啊,小宇哥,你这‘培土器’是什么做的?怎么这么锋利?”另一个叫狗蛋的年轻人,也围上来问道。

看到他们渴望的眼神,我心里充满了希望,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着“培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鼓励他们也试着用一用。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我转头看向李铁匠,开口道:“李叔,我打算……”“李叔,我打算办一场展示会,让更多的人看看咱们的新农具!”我语气坚定地说道。

李铁匠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拍拍我的肩膀:“小宇啊,你这脑子就是活络!好,就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叔都帮你!”

说干就干,我立马找到了村里最有名的“大喇叭”——赵媒婆。她可是村里消息最灵通的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逃不过她的耳朵。我把办展示会的事儿跟她一说,赵媒婆眼睛立马亮了:“哎呀,这可是个新鲜事儿啊!行,包在我身上,我一定给你宣传到位!”

逆境修天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李叔、王叔一起,把新做好的几样农具搬到了村口的一块空地上。赵媒婆果然说到做到,早早地就在村里吆喝开了,还特意请了村里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撑场子”。

没一会儿,村口就围满了人,大家对我的新农具都充满了好奇。我深吸一口气,走到人群中间,拿起“培土器”开始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