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得益于伍兴推行的《均田令》,该法令规定,每户军属可额外分得两亩永业田,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参军的热情,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
当十七岁的新兵王二狗刺出他那标准的一枪时,他的瞎眼老母正在家中抚摸着刚分到的地契,上面鲜红的“汉”字印戳散发着淡淡的朱砂香气,那是她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精锐之师不可分散。”
伍兴的话语坚定有力,他的剑鞘轻轻点在新关要塞的沙盘上,目光如炬。
“新招募的士兵负责守卫本土,而那些身经百战的精锐则随我出征。”
他的手指轻轻划过四郡之地,最终紧握成拳,鎏金的兵符在掌心闪耀,象征着他对战争主动权的牢牢掌握。
伍兴深知,只有将最精锐的部队集中起来,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手,只有捏成拳头才有最大的杀伤力。
戚继光在一旁注视着正在装载的八百辆武刚车,心中不禁回想起三日前伍兴的私语。
“我们追求的不是安于现状的守城之犬,而是能够燎原的熊熊烈火。”
这句话,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他不断前行。
谷雨时节,岳阳楼前的赈灾粥棚前排起了长龙,从江陵逃难而来的刘老汉捧着热腾腾的粥,老泪纵横。
他清楚地记得,去年正是这个时节,被菲佣国的征粮队残忍的杀死了他的孙子。
而今,粥桶上的狼头纹已被“汉”字徽记覆盖,滚烫的米粥里沉着饱满的粟米,那是龙国对百姓的承诺与关怀。
“汉军不纳隔夜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