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村到县城有近三十里路,若是只靠双脚,连走带跑一趟至少就得两三个小时,每天来回太磨人。
不过队长唐玉树向来助人为乐,早早预料到他的困境,主动将自家的自行车借给了他。
唐清江也确实需要,便没有多加推辞,只能想着日后好好回报。
如今是计划经济时期,工人严格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农修厂自然也是如此,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
因为是第一天,唐清江还特地去得早了点,骑着自行车到达那一片厂区附近时,沿途擦肩而过的也都是跟他一般的工人,个个神采飞扬,精神朝气十足,一心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
唐清江将车锁在农修厂院子的一角,那边还停了不少其他人的自行车。
接着,他先去了人事报道,这次是要把粮食关系转过来,以后他的工资、粮食等等,就不从唐家村生产队那边走,而是归属农修厂管理了。
人事办公室桌后坐的工作人员,还是那天的高傲女士。
她一眼看见唐清江,显然有些印象,直接问道:“是来转粮食关系的?”
唐清江点头:“对。”
说着,便把大队开的证明递了过去,这需要双方盖章存档。
人事接过证明,仔细确认了一下没什么问题,便放到了一边。
她抬头继续道:“农修厂的待遇很好,每个月一号发工资,你是正式工人,每个月工资是三十块钱,另外还有32斤粮食、1斤油的补贴,至于其他的票,这要看厂里当月的情况,大概就是布票、糖票、肉票这三种,可能也会有其他的。”
唐清江点点头,这福利还是很好的,尤其是1斤油的补贴,在唐家村,每年年底结算工分和粮食的时候,每人一年才能分到两、三斤油。
现在,他一个月1斤,一年就是十二斤。
苏青莲其实挺喜欢吃炒菜的,这下每个月都可以吃个好几次了。
最后,这位人事又给他指了一下:“你被分在董科长的发动机科,就在最后那排的高房子,上面挂了牌子,你去了就知道。”
唐清江点头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