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震惊名师

李礼每次重构剧本,把每一位选手的戏份都安排得很到位,虽然戏份或多或少,但都有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厚此薄彼这种情况重来没有,毕竟这是竞技场,还不是真正拍影视剧。

因此李礼很受选手们喜欢。

将剧本打印了几份后,李礼道:“你们熟悉下台词,我去排练厅紧急特训一下。”

留下王楷、王小晨背诵台词,李礼离开休息室后,快步奔向排练厅,他边走边问工作人员,“京剧指导老师到了么?”

“李老师,指导老师马上就去排练厅,我已经通知了。”

“究竟谁啊?”

“我也不知道。”

李礼走进排练室不到两分钟,一个70岁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了进来。

温暖陪在老人身边,她离老远便介绍道:“李礼,这是著名京剧大师李薇康先生。”

李薇康是一位女士,称呼先生是对有很高成就的女性的一种尊称。

李礼忙快步迎了过去,鞠躬道:“老师好,晚辈李礼很荣幸能得到您老的教诲。”

“你好你好!这小伙子形象气质倒是和程蝶衣很搭哈。”

温暖在一旁巧妙地介绍道:“老师可以说是电视前的观众朋友们家喻户晓了,京剧界的泰山北斗,老师不仅仅在京剧上成绩彪炳,还凭借电视剧《四世同堂》获得过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呢!”

“嗨,陈年旧事了。”老人目不转睛地看着李礼,道,“这孩子的确适合演程蝶衣,唯一一点是时间太短了,不知道能挂上几分气质,咱们抓紧排练吧,尽量在舞台上做到举手投足间有那么一些京剧味。”

“麻烦老师栽培了。”

老人想了想,“时间太短了哈,我就直接讲解电影《霸王别姬》里面的几段戏剧吧。这部电影里最关键的曲目就是《霸王别姬》,《霸王别姬》这个曲目的来历你知道吧?”

李礼点头,“知道,最初由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共四本。1918年,由杨小楼、尚小云在京城首演。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齐如山、吴震修对其进行修改,终更名为《霸王别姬》。”

老人很意外,“哟,你这都知道。”

温暖道:“老师,他是影评人,对电影研究得很透彻。”

老人明显并不了解李礼,她道:“哦,那时间紧迫,我先给你表演一段《霸王别姬》,你先感受感受,然后我再跟你说里面的细节。”

老人虽然已经70了,但身体非常健康,举手投足间大师范儿尽显,嗓子虽已沧桑,但仍见巅峰时期的影子。

《霸王别姬》中的一小段表演完,老人刚要开口向李礼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却见李礼已经捻起手指模仿上了。

他一边尽量模仿老人的肢体动作,一边小声唱道:“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兵家胜负,乃是常情,何足挂虑?备得有酒,与大王对饮几杯,以消烦闷……”

一旁的老人怔住了,当李礼模仿完毕后,老人手指有些颤抖地指着李礼,“你……你……”

温暖:“老师,他过目不忘。”

老人惊讶地问:“过目不忘?”

“对,过目不忘!”

“难怪啊,已经模仿了七七八八了,你过目不忘就好办啦!”老人非常惊喜,“我给你讲讲其中的细节啊。青衣表演的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要稳重,幅度不要太大……”

老人边给李礼示范边道,“还有,念白一般都是念韵白,不念散白,知道什么是韵白么?哦,这也知道?!……”

将这段戏讲解了一个通透,老人道:“你在模仿下。”

李礼微微闭目沉淀了一下,又将老人刚刚的示范模拟了一遍,当他结束之时,只见老人的瞳孔都放大了。

“老师,我现在怎么样?”

“天啊!活久见啊!” 天命第一仙

老人的一声感慨,把众人逗得前仰后合的!

老人又道:“现在模仿得八八九九了,糊弄观众没问题了。我再给你纠正纠正!”

又精细地讲了一遍,李礼再次模仿,这回老人的表情已经呆滞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老人重复了两遍后,又疑惑地道,“不应该啊!”

李礼问道:“现在如何?”

“九九十十了,有一些瑕疵,但不资深的戏迷听不出来!”

“那您再费心纠正纠正。”

当第五遍指导和模仿结束后,老人一把拉住了李礼的手,“孩子,我收你做我关门弟子!今天的华国京剧界,就缺你这样的天才啊!”

其实很多行业都缺李礼,比如说李爸的汽车行业,老妈的外语行业(尤其是挪威语),又比如现在的京剧行业。

李礼好奇地问:“老师,现在达到什么水平了?”

“十十十十了!”老人激动地道。

其实李礼的模仿没达到十全十美,毕竟李礼是纯粹凭着天赋来模仿,虽然神态、形态已经极度接近,但毕竟是模仿。而且台上10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是玩笑话,李礼没有基础便不能达到大师的水准。

但是,对于靠着模仿便在短时间内达到准专业级别的水平,这个戏剧天才让京剧大师激动得无以复加,拉着他的手就要收他为徒。

李礼,有些受宠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