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粮食,我记得当初旱灾第一年的时候,陛下不但下了旨意免除百姓三年赋税,还同时运送了许多赈灾的粮食到灾区,怎么,老爷子,您一家人没领过粮食吗?”
宋家人都被问的一懵,就连宋春临都满脸的问号,他穿越过来的时候已经在逃荒的路上了,若是宋家人能领到赈灾的粮食,那他们还逃什么难?
宋老爷子缓缓点头,他们都不是蠢人,稍微一推敲就能猜到这其中的关键。
顾逢云冷了声音:“蓟州知州是谁?你们可知?”
宋大庄:“我们平头百姓哪里知道知州叫什么,只知道那知州姓孙,以前的知府姓钱,去年又来了一个,好像也是姓孙。”
“对对对,是姓孙,我还记得上街的时候人家说新知府跟知州还是一家人咧。”
“一家人?好一个一家人啊。”顾逢云这下彻底冷了脸,当即也不再寒暄,带着顾逢月赶紧回了京城,这下他可有事情要做了。
顾逢云走的时候还是带走了几个土豆跟红薯,他打算拿回去,在府里开辟出一块菜地,专门种这些土疙瘩。
送走了兄弟二人,宋家人便关起门来商量,那二十亩地要种多少亩的粮食,多少亩的土豆红薯。
“爷爷,爹,其实土豆跟红薯并不太挑地,我们家山脚的这一大片荒地也不适合种庄稼,不如在这儿也种一些,到收成的时候,才好让顾侯爷相信,这两种作物的好处。”
“临哥儿说的是,那咱们便种上一片试试,但也不能太多,我看就两边各一亩地就好,多了人家反而起疑我们的种子来源。”宋爷爷说的也是,他们一路走来能挖多少土豆红薯?种上两亩地已经是顶天了,再多就解释不清了。
不过想到当时吃过的红薯叶子,宋大庄还记得宋春临说红薯的藤蔓不仅人可以吃,猪也可以吃,那是不是也可以养上一两头猪?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庄户人家家境好些的都会养上一两头猪,到了年根不仅能卖钱,还可以杀了过年吃肉。
宋大庄盖马厩的时候顺便让人在旁边也盖了一个猪圈,还挺宽敞的,宋春临看了感觉能七八头。
现在是冬天,他们一家人初来乍到的,宋爷爷打算等过完年了,开春再去买小猪仔。
“买到小猪仔后,还得去割猪草喂猪咧,春生,春临,这个活到时候就交给你们了。”
兄弟俩立刻拍胸脯保证,一定不会饿着小猪的,旁边的宋小宝有样学样,也用力的拍着胸脯,然后口齿不清地蹦出一串婴儿语,逗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时间转眼就到了隆冬,京城的天气不如老家的冷,但还是冻得大家缩手缩脚的。
宋春临最近忙着督促老爹跟哥哥一起练字,偶尔也会教一下宋阿麽跟宋秦氏,反正也不用考学问,两人也就是学着玩的。
全家只有宋大庄跟宋春生二人学得生无可恋,天知道他们俩都是实打实的学渣,能在书桌前坐上一刻钟都算刻苦了。
倒是宋老爷子,他对宋春临拿出来的农书非常感兴趣,已经快要把《齐民要术》看完一半了,甚至有空还会自己用笔墨记一下笔记,那认真的态度谁看了都要竖起大拇指。
宋老爷子自己学习的同时,也不忘教一下那两个榆木疙瘩,导致父子俩最近每天都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顾逢月隔三岔五就过来蹭饭,按他说的,宋家的饭比侯府的还香,每次来都要吃个肚儿圆,顾逢云自从上次乔迁宴以后就再也没来过了,顾逢月说他最近领了公务,要彻查一些旧案,忙的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今天顾逢月又来蹭饭,不过他从不空手,今天带的是几盏花灯,模样造型都非常的可爱,宋小宝一眼就
顾逢云看着沉默的宋家人,心里突然生出一个疑问。